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91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0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铝合金点焊飞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在铝合金点焊过程中,采用小波包分析判断飞溅发生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点焊过程中电压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可以获得不同频带中的电流信号时域波形,根据波形的不同形态和特征,判断点焊过程中飞溅的发生。试验证明,利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可准确判断飞溅发生的情况,因此它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方法广泛用于铝合金的点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2.
一种基于数据包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探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介绍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Kdevelop2.0以及Qt在Linux操作系统下实现了基于数据包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探针程序,该程序完成了共享网段中的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入侵特征的匹配以及对入侵活动的响应等功能。  相似文献   
63.
论文采用小波包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对心室晚电位的识别。首先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将不同频带子信号的能量作为心电信号的一组特征值,然后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实现对晚电位的分类。经过对28例3导信号平均心电图实验数据的处理,取得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64.
 针对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随机预约控制方式,减小了预约分组信号冲突发生,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采用随机多址分析方法对该预约多址协议(SFCR -PRMA)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在单向网络拓扑下应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构造的多波长分组交换网络及其节点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的带缓存固定路由算法模拟了网络在稳态下的分组丢失率和归一化节点吞吐量等性能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的应用能使分组交换网络缓存数量急剧减少,整体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6.
一种自相似媒体流的分组存储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媒体服务器上采用分组存储策略可显著减少生成媒体流的系统开销 ,从而有效提高系统性能。该文提出了两种分组存储策略 :等长分组存储 (ISO- PS)策略和索引分组存储 (Index- PS)策略 ,在分析自相似 MPEG媒体流突发特性对分组存储影响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适合自相似媒体流的分组存储算法 I- IPS。该算法引入了对 MPEG媒体流分组时间的评价因子 ,通过该因子决策媒体流采取 ISO- PS或Index- PS策略以提高系统整体性价比。实验证明 :对于自相似特性有显著差异的不同 MPEG1/ 2 (运动图像专家组 )节目 ,I- IPS算法均能有效降低存储浪费率 ,并获得较高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7.
小波变换在配电网接地故障监测中应用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小波变换在时频特性上的良好聚焦性能,提出一种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接地故障实时选线的新方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对分组交换网非平稳过渡过程的路由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系统控制论的角度,在多业务流多链路网系统环境中建立了描述信息包从源端到目的端传输的全过程和网络节点分流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根据李亚普诺夫系统稳定性理论,对多个传输链路的利用率函数G(·)和节点分流矩阵R~d的过渡过程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其稳定过渡条件,从一个新的侧面,提出了分组交换网路由选择协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交换技术经历了从模拟交换到数字交换再到程控交换阶段,其最大优点是系统只通过变动软件,就能达到改变交换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增添了许多方便用户的业务,十分利于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本文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 交换并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特点,简述了光交换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0.
本文对密耦合波包法的理论和算法做了改进,并对体系X_(?)-H_2的非弹性散射几率做了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标准的密耦合法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