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18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刚性转子动不平衡量的在线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刚性转子动不平衡量在线识别的基本原理,提出用影响系数矩阵法进行不平衡量的解算,用加试重法求取影响系数矩阵的元素,并用模拟实验验证了识别方法的准确性。最后讨论了在线识别的软硬件方案。  相似文献   
122.
对绿洲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涵义提出了新的理解并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了我国绿洲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特点,提出关于中国绿洲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方法的新构思,旨在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绿洲的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以协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3.
奥克曾用热量平衡方程解释城市热岛.但该方程忽略了植物光能富集和分解在城市热岛形成中的作用,本文弥补了此一不足.提出了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潜能.城市燃烧干物质将潜能转化为热能.这是城市热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4.
综合论述了利用弹性支承进行隔振的可行性,采用惯性平衡振幅的概念,建立了隔振可行性准则——平衡指标;并将平衡指标和国际标准ISO. No1940中规定的振动烈度建立了直接数值关系,可为振动控制中的隔振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论述了流化床电炉的热平衡问题。根据该炉种特殊的工艺特征提出了独有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为进一步开发、完善该炉种提供了科学的设计依据和可靠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26.
127.
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根据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建立了微生物生长、基质消耗和代谢产物生成方程。在考虑菌体、基质、产物扩散和吸附的基础上,用物质平衡方法建立了菌体、基质和产物的运移方程。以多孔介质的毛细管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于微生物吸附引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方程。考虑到微生物作用对流体性质的影响,建立了油、水粘度和油、气、水管力方程。根据黑油模型建立了三维、三相、多组分基质与产物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地计算出微生物生长曲线、代谢曲线、基质消耗曲线和微生物运移浓度曲线,与实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微生物的生化特性、微生物作用对岩石、流体性质的影响以及油、气、水的渗流规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8.
指出了传统EL显示器驱动电路存在的问题,用“平衡驱动”的概念,设计了矩阵式EL显示驱动电路系统。它包括高压驱动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波形调制电路、电源电路和接口电路。该电路解决了非平衡驱动方式产生的“潜影”问题。  相似文献   
129.
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翻译上的“逆差”。运用后殖民主 义理论分析“逆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0.
1 IntroductionQueueing networks have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llt techniques in the modeling andanalysis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Iogistics systems. The first queueingnetwork model was introduced by J..k,..[i'2], in which Jackson considers a network with Nnodes, and transitions of the typex -- x -- ej ek5 i,k = 0,1,'',N, (1)where x = (x1, x2)'' 5 XN) denotes the number of customers at the N nodes, ej is the unitvector with a 1 at the j-th position and 0 elsew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