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01.
探索了两种多金属氧酸盐H4[PMo11VO40].28H2O和H12[K6MnMo9O38]纳米粒子的制备,并通过FTIR、XRD和TEM测试手段对其结构、粒子形状及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基本保持原有的多阴离子骨架,且纳米粒子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10 nm.  相似文献   
202.
探讨了用化学药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用水萃取,并用电脱水的方法脱除重质燃料油中金属钠和钒的技术.研究了破乳剂种类、浓度、脱水温度、电场强度和脱钒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V、Na脱除率的影响,得出了较为理想的脱钒工艺及参数.室内实验表明,通过高温反应和低温分离,可以脱除燃料油中70%以上的V、Na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3.
本文提出一个简便高灵敏的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方法.方法基于在酸性介质中,VO3-离子催化溴酸钾氧化维多利亚兰褪色.用正交设计研究了最宜反应条件.钒在0~8ngml-1范围与ln(A0/A)成线性关系.考察了33种共存离子的干扰,用于测定水和人发中的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4.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钒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综合处理废钒氧化剂的NH4HCO3浸出、灼烧法,及回收V2O5获得宝贵的钒资源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05.
微量钒的停流流动注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V(Ⅳ)-Cr(Ⅵ)反应对Cr(Ⅵ)-Ⅰ-氧化还原反应的诱导,以淀粉络合物为指示剂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钒的停流-诱导动力学光度法.线性范围为0~1.8mg/L,方法检测限为0.008mg/L.除Fe2+、Sb3+外,大部分共存离子不影响测定.测定了土样中钒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6.
本实验用分步反应的方法,以不同的磷钼钒比,直接合成了三种1∶12系列钼钒磷杂多酸铵蓝,并详细考察了它们的生成条件。通过元素分析和电位滴定,确定阴离子的组成分别为:H_2[PMo_2~ⅤMo_9~ⅥVO_(40)]~(4-),H_2[PMo_2~ⅤMo_8~ⅥV_2O_(40)]~(5-)和H_2[PMo_2~ⅤMo_7~ⅥV_3O_(40)]~(6-)。根据电子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结构,表明它们都属于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7.
VPO系孔道化合物钒氧化态对结构热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方法,研究了三维孔道结构化合物(H3NCH2CH2NH2)4[VⅢ(H2O)2(VⅣO)8(OH)4(HPO4)4(PO4)4(H2O)2]·3H2O(简称V9P8-en)在不同气氛下热处理脱除模板过程中的钒氧化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结构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380℃之前有机模板受热分解形成较强的还原气氛,致使骨架中部分钒被还原(V4 →V3 );随着钒氧化态的改变,原有的配位环境([VⅢO6]八面体、[VⅣO5]四方单锥)随之调整而导致结构重组.因此,热处理过程中控制钒氧化态变化将有助于保持骨架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8.
在H2气氛中对氧钒(Ⅵ)碱式碳酸铵进行了热分析和还原热分解,在900℃保温30min条件下获得粒度约30nm的球形纯V2O3粉体。  相似文献   
209.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zinc-free insulin and vanadium compounds, NaVO3, VO(acac)2 and VO(ma)2,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ircular dichroism (CD) and Fourier-transformed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nding of vanadium compounds produced a static quenching of the intrinsic fluorescence of insulin. The apparent association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to be (0.17±0.01)×104 L*mol-1 for NaVO3, (2.8±0.2)×104 L*mol-1 for VO(acac)2, and (4.0±0.1)×104 L*mol-1 for VO(ma)2, respectively. The light scattering intensity of insulin decreased upon incubation with the vanadium compounds, suggesting the disaggregation of insulin. The attenuation of the band at 273 nm of insulin CD spectra also supported the disaggregation of insulin observed above. A new band at 1650~1653 cm-1 appeared in the FT-IR spectra of insulin upon incubation with the vanadium compounds, indicating the formation of an α-helix structure at B (9-19) motif. This α-helix structure suggests a structural change of insulin from an extended conformation (T state) to a helical conformation (R state), which is essential for binding of insulin to its receptor. In conclusion, binding of vanadium compounds results in conformational changes and disaggregation of insulin. These changes might account for the enhancement of binding affinity for insulin to its receptor in the presence of vanadium compounds.  相似文献   
210.
湿法浸出粘土矿中钒的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湿法浸出粘土矿中钒的综合浸出效率,并对湿法浸出粘土矿中钒提供理论依据,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整个浸出过程。考察温度、液固比、硫酸质量分数和搅拌速率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80℃、液固比为4:1以及硫酸质量分数为20%时,浸取8h,粘土矿中钒的浸出率可达到92.3%。经正交实验和动力学推导,得到描述浸出过程的经验方程,粘土矿湿法浸出钒的动力学模型为收缩核动力学模型,浸出表观活化能为11.611kJ/mol,该模型表明浸出过程中的控制步骤是决定于固膜扩散速率。提高温度、液固比和硫酸质量分数,均可加速钒的浸出速度,提高钒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