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81.
采用XRD对钠化高钙高磷钒渣(11.48%V2O3、13.71%Ca O、0.78%P2O5)熟料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钒渣熟料提钒的最佳实验参数。结果表明:在Na2CO3加入量相对较少时(35%),V存在于Na4V2O7、Na3VO4、Na1.33V2O5和Na Ca VO4中,随着Na2CO3加入量的增加,Na4V2O7和Na Ca VO4会进一步与Na2CO3反应转化为Na3VO4;钒渣熟料中P存在于水溶性Na3PO4中;当实验条件如下:Na2CO3加入量为40%,液固比为5∶1 m L/g,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4min,搅拌速度为150 r/min,高钙高磷钒渣熟料浸出率可超过90%。可见,熔融态高钙高磷钒渣氧化钠化水浸提钒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2.
针对传统钒渣钠化焙烧-水浸提钒工艺的不足,确定对钒渣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以高钒渣为原料,研究了钙化焙烧-酸浸提钒过程中3种钙化剂(CaSO4、CaCO3、CaO)的焙烧机理以及对提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浸出率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在1 450K时达到最大值;钙化剂配比为100%CaSO4时提钒率最大;在目前实验室研究条件下,钒的浸出率最大可达93.53%。  相似文献   
183.
为了验证用CO2替代部分O2进行转炉氧化提钒的可行性,在实验室进行了CO2-O2混合喷吹提钒模拟实验。结果显示C的氧化量与C的氧化速率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V的氧化量随C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CO2含量为20%与纯O2对C、V的氧化量接近;纯O2喷吹时C的氧化量为34.56%,V的氧化量为96.85%;CO2含量为20%混合气体喷吹时C的氧化量为36.83%,V的氧化量为93.29%;以V的相对氧化量与C的相对氧化量的比值(ΔV/ΔC)来衡量提钒保碳能力,CO2含量为20%的最终ΔV/ΔC为5.96,CO2含量,40%、60%、80%的最终ΔV/ΔC均小于3.8;反应前期,V的氧化速率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反应后期V的氧化速率随C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4.
对一种低品位廉价赤铁粉(DMF粉)配加在含铬型钒钛混合料中烧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微型烧结装置和熔点测定仪对DMF粉的液相流动性和溶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MF粉液相流动性好,液相开始生成温度ts及有效液相终止温度tf较低,溶化区间t较宽,溶化时间τm充分,安全液相量的生成速度较小(0.125 mm/min),可弥补含铬型钒钛烧结矿液相量的不足,实现优化配矿.烧结杯实验结果表明,配加10%DMF粉的含铬型钒钛烧结矿各项指标均较好,且有利于高炉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85.
在石煤提钒工艺中,为了充分利用石煤中的有价元素硅,采用碱浸提钒工艺提取石煤中的钒和硅.经过预焙烧后,可以有效地破坏石煤结构,提高钒硅浸出率.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h、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4h、固液比(g∶mL)1∶1.4、矿碱质量比1.2∶1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为86.6%,硅的浸出率为61.4%.  相似文献   
186.
稀土硼钒共渗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45钢稀土硼钒共渗工艺及渗层的组织与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稀土能抑制FeB相的生长 ,使共渗层中的Fe2 B相增厚且变得连续均匀 ,碳化物更加细小弥散 .稀土在共渗中具有明显的催渗作用和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7.
制备了一、三钒取代的Keggin结构硅钨酸(SiW12-nVn,n=1,3)/聚丙烯酰胺(PAM)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杂多酸的种类、含量以及照射光波长对SiW12-nVn/PAM复合膜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通过ESR光谱推断了其可能的变色机理.结果表明:高含量、强氧化能力的多酸以及短波长的照射光波有利于SiW12-nVn/PAM复合膜的光致变色发生.  相似文献   
188.
A vanadium carbide coating on steel‘s substrates was prepared through B4C reducing V2O5 in molten salt bath. The thickness of VC-coating reached 14-18μm at 920℃ for 6h, and the hardness of VC-coating reached HV2200-HV2400. The sliding wear resistance of the VC-coating is not only 3350 times of that of SCN-coating, but also more excellent than that of other VC-coatings, prepared through aluminum reducing V2O5 or through TD process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t VC-coating resistances to wear and corrosion increase with a raise of the free carbon contents in VC-coatings. The continuous service life of a tongue grooves of the high speed cigarette machines, with this VC-coating, reached good results of 140-150days.  相似文献   
189.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