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8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204篇
系统科学   71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580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通过对钢—砼框架柱在低周反复循环荷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含钢率下SC柱的滞回性能,提出了能够反映SC柱特点的退化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方法,有关结论可供SC柱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2.
以弹塑性理论和极限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弯曲井段内套管的抗弯强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套管强度和极限转角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套管的Ⅰ级极限转角βⅠ可作为套管选材的依据,并由此提出了套管设计的极限转角准则:Ymax<βⅠ.结合长庆油田塞平—1水平井固井工艺设计,对多种套管的极限转角进行了实例计算,并采用极限转角准则,对其弯曲井段内的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进行了选材,为套管串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对所选套管进行了弯曲强度校核  相似文献   
83.
研究以液态渣取代普通砂作细集料对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并从微观机理上分析取代后弹性模量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红外测温仪在纺织测温方面的应用情况.就预置试样的发射率不同、测量位置不同及试样受到红外辐射的照度不同等3种情况对红外测温仪测量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准确测温的最佳使用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85.
计及界面作用的单向复合材料统计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破坏进行了细观统计分析。基于随机扩大临界核统计模型,结合含纤维/基体界面损伤的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导出了具有界面剪切强度效应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分布函数和破坏准则,得到了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界面剪切强度的关系,为复合材料微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文中用已有的实验证实了本文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定量地讨论了最优界面粘合问题。  相似文献   
86.
预应力弹托辊是一种新型的托辊机构,本文对其在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作用下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了预应力弹簧托辊的强度准则.根据计算知,预应力弹簧托辊的强度主要受轴向载荷的影响,弹簧托辊中间截断面是危险截面,托辊旋转时虽受循环应力作用,但应力幅值较小,强度校核时可按静态处理.  相似文献   
87.
对具有随机强度的壳体结构给出了概率极限分析的方法,并以核反应堆安全壳为例给出了其破坏概率的界限.  相似文献   
88.
由于土、岩石、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内在相似性,尝试用临界状态土力学的概念描述岩石和混凝土的力学行为,从而使土、岩石、混凝土走出各自的力学范畴,在临界状态概念的基础上实现本构关系和强度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89.
从疲劳过程本质上是材料静强度不断退化过程的观点出发,建立了一个强度退化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多级和随机载荷下疲劳寿命估算,经试验和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利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了原设计方案和新设计方案两种铜锭模热应力,并且进行了比较,新方案比原方案好,但并不是最合理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