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主要谈了对"茶马古道"文化品牌打造的两点深刻感受:"重构"与"重走",以期对打造"百越古道"文化品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2.
王琳 《镇江高专学报》2012,25(2):104-107
分析"餐饮服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实施过程、评价标准等,实践证明在"餐饮服务"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两个最为伟大和辉煌的时代,前者成功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古代发展路径,后者则开启了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道路。对这两个时代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个时代在新旧路径选择的异同点,从而使我们可以从第一次路径选择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根据"课-岗-证-赛"四位一体的理念,整合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因需设课,课岗融合,兼顾竞赛和考证"的要求设置课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以典型的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再现真实工作过程,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技能大赛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5.
在应用科技大学教学模式下,为实现工业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标,针对专业英语特点,思考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搭建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丰富、整合和延伸教学内容,基于任务驱动学习,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6.
陶瓷彩绘的历史很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器加彩,使用的色料为红色和黑色,这为后来陶瓷彩绘开启一个伟大的序幕。千年瓷都,陶瓷文化氤氲而深沉;沧桑红店,瓷器色彩斑斓而琳琅。自明代起,景德镇就呈现了"匠从八方来"的繁荣制瓷局面,出现了以专门在白胎上进行彩绘的行业,经营这一行业的店铺被称为"红店",而在瓷器白胎上进行彩绘加工这种繁杂的工作被俗称为"画红",可以说,对"画红"进行历史性考察,可以对景德镇彩绘发展史管窥一豹。本文通过对景德镇"红店"的考查研析,探讨景德镇"红店"现象对景德镇陶瓷彩绘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珠郎娘美》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侗族叙事艺术的经典之作,直至当下它仍是侗族戏剧叙事模式的典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以爱情为叙事主线,二以反封建与反礼教为叙事诉求,三以悬念与悲喜交融为情节结构,四以女性为主导的人物形象。对少数民族戏剧叙事模式的研究,有助于在源头上为村落提供理想的戏本,也是当下村落戏剧文化困境突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以“冓”为声符的形声字,如:遘、、覯、媾、構、搆、講、篝、溝、購、韝、鞲、斠、耩等,其意皆与“遇合”之意有关。“冓”族词很好地印证了音近义通和因声求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9.
从构式语法理论分析可以得知,构式本身能表示一定完整的语法意义.“X有Y+那么+A(形容词)”有两种构式,分别表示比较义和比喻义.文章在把握了构式整体意义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分析构式各组成部分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张爱玲的散文独具魅力,其风格誉为"流言体"。在四十年代低气压时期的上海,张爱玲的散文以其耽溺于个人情感的展现和世俗小市民的纵情描绘,不追逐时代共振声音的洪流,而成为一种异质话语。她对世俗生活的审视有着孤独者的姿态,世俗的声音是这孤独姿态的面具,蕴含着家国情结和曲高和寡的苍凉。她散文的艺术魅力影响后世,两岸三地均有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