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0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428篇
系统科学   124篇
丛书文集   273篇
教育与普及   6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84篇
综合类   10172篇
自然研究   1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587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249篇
  1996年   245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疲劳试样GH4049镍基高温合金在同一载荷与不同温度下的疲劳短裂纹扩展进行了试验,利用复型技术和光学显微镜观测了裂纹形态演化全过程。发现应力集中条件下的高温疲劳短裂纹扩展主要是单裂系统破坏,随着温度升高,短裂纹逐渐变为多裂系统,并以多裂纹的合并形式进行最终破坏;扩展方式由穿晶到沿晶和穿晶的混合方式进行,温度越高,短裂纹起裂越早,裂纹平均长度越短,短裂纹扩展速率反而越慢。  相似文献   
102.
研究粉煤灰粘土坯体的成型条件、烧结温度、最大粉煤灰掺量3个方面对坯体性能的影响,得到粉煤灰砖生产的最优方案,为粉煤灰砖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工业炉温度系统存在的混沌现象,借助模糊控制技术,克服了用传统PID难于控制的炉温混沌现象;系统的仿真与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模糊控制是克服混沌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食品工业中低温生物效应的控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低温生物效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及其在以所有冻结点为界的上下温度区间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冰温生物效应、冷冻低温效应和天然高聚物玻璃化转变的机理,指出了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这些效应的相关低温技术时所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金属针布的火焰淬火加热进行了研究。将实验测量与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火焰加热工件表面热流密度的计算模型,解决了三维有限元求解中边界条件的设定问题。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三维固体热传导的Fourier方程,模拟计算了金属针布火焰快速加热时的温度场变化,计算结果与实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6.
FRP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成型加工参数的影响,而利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对这些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本文基于光栅对拉挤工艺生产FRP筋的过程中的固化温度和由于树脂固化过程中的化学收缩造成的残余应变进行监测,并采用双光栅法实现温度与应变的双参量同时监测.结果表明利用光栅测量的温度较设备设定温度低10℃左右;光栅在模具中所受到的应变随进入模具的长度增加而增加,在温度达到最高的固化温度处应变开始减小,表明了在此位置树脂开始固化;固化后的FRP筋的应变与温度变化呈线性关系,利用光栅测量FRP筋热膨胀系数为5.19×10-6/℃;同时在室温下,受拉状态下的残余应变为-50με左右,这为该材料的残余应力分析提供了依据.利用光栅可以定量测量FRP挤拉成型工艺过程中的固化温度,树脂在模具中的固化状态以及FRP制品中的内部残余应变.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对ZK31 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663 K/0.1 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 在此条件下, 合金的流变应力低, 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 K和573 K时, 动态再结晶不能充分激发, 合金变形的流变应力明显提高, 尤其是573 K变形时流变应力达到185 Mpa;而变形温度提高到723 K时, 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合金的塑性差;在663 K时变形, 尽管应变速率降低至0.001 s-1, 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流变应力下降, 但变形的进程被减缓;当变速率提高到1.000 s-1时, 晶粒间的协调变形不能发挥作用, 合金的塑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铝涂层。用Q235钢、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3种试样进行400℃和500℃涂层氧化和失效试验,并绘制了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在Q235钢基体上电弧喷涂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可以提高试样的抗氧化能力,但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相同的温度下,封孔铝涂层试样氧化速度最低,铝涂层试样和Q235钢试样的氧化速度大约分别是它的2倍和3倍。氧化过程中,氧化气体渗透到涂层内部,Al2O3膜不断生成、破碎和剥落,并在涂层颗粒机械结合部位堆积,产生的张应力造成涂层的内聚强度降低,塑性和密封性能变差,防腐作用减弱,这是涂层氧化和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焊接温度场的三维动态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焊件在快速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的正确描述是进行组织转变和焊后接头力学性能分析的前提条件.焊接温度场的准确计算必须建立起准确的热传递数学模型和符合焊接生产实际的物理模型.文中采用Goldak热源分布模型,将熔池看成是双椭球的盘,其表面上热量是按高斯分布的函数,内部用双椭球函数来表示其分布,并应用SYSWELD软件的校正工具,根据具体的焊接工艺和条件对热源进行校正;考虑了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焊接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以低合金结构钢的堆焊为例,对其温度场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值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10.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玻璃锡槽中保护性气体流场和温度场做数值模拟,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应用K-ε方程模型对锡槽上部空间气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湍流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速度场呈现三维流动特征,在z和y方向存在环形流动,同时以沿x方向的流动为主;随着x的增加,不断有新的气体流入,在锡槽后部.气体沿x方向流动;锡槽内气体的温度随x的增加而降低.在z方向随z增大气体温度增加;水包对附近气体有冷却作用,但对于整个锡槽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