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采用混凝的方法去除热轧浊环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混凝剂筛选,确定最佳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处理热轧浊环水具有加药量少、絮体生成快、污染物去除率高,且不需投加助凝剂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在其加药量为10mg/L、酸度值pH8的条件下,SS、油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89%和97.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浊度洗煤废水中颗粒物分布及其静态,凝絮沉降行为,讨论了在平流沉降池中实施高浊广东省 废水动态絮凝沉降时出现的类异重流浑水层及清水分层现象,以“沿程出水”工艺保证了平流沉降池的出水水质及生产强度。  相似文献   
13.
以太钢能源动力总厂新炼钢水处理作业区中碳钢浊环系统为例,论述了太钢水处理在连铸浊环水处理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为连铸浊环循环水系统的水质保证以及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高浊水除浊问题,使用酸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按照不同质量比制备成的复合材料对高浊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与壳聚糖复合材料投加量、搅拌时间、pH和废水初始浊度对除浊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综合作用对除浊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3.78%;当复合材料CWF3投加量为0.6 g时,其除浊率可达到73.52%;当搅拌时间为30 min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0.28%;当pH=6时,其除浊率可达到84.50%;当初始浊度为300 NTU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5.6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0.7 g、搅拌时间35 min、废水初始pH=7、废水初始浊度350 NTU。酸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后具有更强的亲和能力,且价格便宜,可以弥补单独使用粉煤灰或壳聚糖的不足,可用于对大规模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在水力机械的抗磨蚀防护中,采用合金粉末喷焊、金属渗硼和渗铬等方法处理后的试件经清水和浑水磨蚀试验的试验结果,指出了能获得较好抗磨蚀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白酒降度和降温都会出现浑浊 ,影响产品质量。大量实验证明 ,植物油是解决白酒浑浊的最佳除浊剂。这种除浊剂有利于酒厂减少经济损失 ,降低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济南市进行了三次太阳辐射强度和气温的流动观测.结果表明:城市混浊岛效应强烈;太阳辐射强度的空间变化形式与市区功能区布局密切相关;在市区下风向,混浊岛的范围至少可延伸17~10km的地方;城市混浊岛的范围大于城市热岛的范围。晴日白天,城市下风向郊区一定范围内的温度不但低于市区,而且低于上风向郊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凝的方法去除热轧浊环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混凝剂筛选,确定最佳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处理热轧浊环水具有加药量少、絮体生成快、污染物去除率高,且不需投加助凝剂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在其加药量为10mg/L、酸度值pH8的条件下,SS、油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89%和97.6%。  相似文献   
19.
浑浊水体的大气校正一直是水色遥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该文以GOCI数据为基础,以太湖为研究区域,提出了最佳像素范围半径内的大气校正修复方法,修复了在浑浊水体无法获取有效的大气校正结果的问题,利用修复的大气校正结果,建立了归一化叶绿素a指数(NDCI),并反演得到了未修复和修复后的NDCI.结果表明,在未修复和修复后的相交区域,NDC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说明该大气校正修复方法能有效修复大气校正失败区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光在介质-空气和介质-表面粗糙基构成界面上和平面分层混浊介质中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规律,提出了混浊介质中传输的光能流将由界面或混浊介质的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作用而产生的定向光能流和漫射光能流构成.考虑到这两种光流能量比率的动态转化规律,运用辐射传递理论和四能流光子流传输模式修正了经典二能流Kubelka-Munk模型,建立了四能流Kubelka-Munk模型.研究表明,由经典二能流Kubelka-Munk模型计算得出的色彩要比实际的色彩偏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