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3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453篇
系统科学   435篇
丛书文集   215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7322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准确模拟射阳河口航道和港池水域的波浪传播,基于非结构化三角网格的第3代波浪模型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嵌套技术,建立了大区域和浅海工程海域嵌套波浪数学模型;进行了大、小计算域波浪数值模型的验证,结果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计算了各种方案情况下港池及航道的波浪要素,可作为工程设计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应用网格嵌套技术,一方面在充分发挥非结构化网格波浪数学模型优势的基础上,大大减小了计算域中网格的数量,提高了计算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布置更加精细的计算网格,适应复杂的地形、曲折的岸线边界,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差分混沌键控系统传输率低、保密性不强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MU-FM-DCSK保密通信系统.该方案中,多个用户发送的信息信号分别乘以不同的调整参数后再由调频混沌信号调制.接收端使用相关解调,通过判决相关器输出的不同电平,解调出每个用户发送的信息信号,系统保密性得到明显增强,传输率大大提升.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误码率在信噪比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明显低于现有的多用户混沌键控保密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深入分析南海—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利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统计了南海—北印度洋海域1979-2014年每月的大浪频率,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计算了大浪频率在不同月份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大浪频率变化趋势的主导月份。计算结果表明:阿拉伯海的年大浪频率为10%~40%,明显高于孟加拉湾和南海;南海—北印度洋一半以上区域的大浪频率显著递增,趋势为0.03%~0.33%/a;一些零星海域的大浪频率显著递减,其余海域无显著变化;每年大浪频率发生变化的主导月份,南海为1,3,9月,孟加拉湾为7,9,10月,阿拉伯海为6,7,9月。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针对孤立目标的微动特征提取技术已较为成熟,但针对群目标的分辨与微动特征提取技术尚有待深入研究。以空间自旋微动群目标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调频傅里叶变换的自旋微动群目标分辨方法。建立了自旋微动群目标的回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弦调频傅里叶变换来提取回波中的微多普勒特征分量。针对正弦调频傅里叶变换在分析多分量正弦调频信号时所特有的交叉项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交叉项抑制方法。结合交叉项抑制方法,利用正弦调频傅里叶变换处理自旋群目标微动信号,实现了对自旋微动群目标的分辨,并准确地提取出各子目标自旋频率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台湾岛周边的海浪特征,利用来自台湾岛的海浪观测数据,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该海域的波候(海浪气候态)特征,主要包括波高和波浪平均周期的季节特征、强浪向、大浪频率、阵风系数。结果表明:台湾岛周边的有效波高(SWH)在冬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台东近海的SWH、平均周期常年大于台湾海峡;台湾周边的强浪向常年以偏北向为主,夏季的最大波高为全年最大,冬春两季偏低,冬季台湾海峡的最大波高大于台东近海,春、夏、秋季则相反;东沙岛、台东外洋的大浪频率明显高于其余站点,马祖、澎湖次之,其余站点整体较低;花莲和龙洞各代表月的阵风系数为1.4~1.5,鹅銮鼻常年在1.3左右,澎湖为1.2~1.4。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信号在三维空间域信道模型中的空时统计特性,建立了一种三维统计信道模型,其散射椭圆半球体的中心在移动台(MS),适用于设置低MS天线、高基站(BS)天线且重要散射体分布在移动台附近的室外宏蜂窝通信环境中。假设模型的发射信号服从均匀分布,给出了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延(TOA)概率密度的分析算法,能够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特性,在方位角和仰角平面同时描述波达信号分别在BS和MS处的分布特性。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与三维散射模型结果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符合理论与经验结果,更加适应各种室外移动通信环境,拓展了三维统计信道模型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混凝土试件SHPB实验的波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混凝土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中的波形特征,结合Shaper技术进行了混凝土试件的大尺寸(Φ120mm×100mm)SHPB实验。分别分析了不同应变率下波形曲线上的一些典型特征点,揭示并解释了混凝土类脆性材料反射波"双峰"现象和反射波尾出现"压缩波段"的现象,同时分析了混凝土试件的塑性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反射波尾的"压缩波段"现象及混凝土试件的"可持续"塑性承载能力均会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而消失,而反射波"双峰"现象是混凝土类脆性材料特有的性质,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反而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小波变换理论及剪切不稳定理论等,研究入射波为规则波、地形为平直斜坡情况下的剪切波时空变化特性。通过对15个不同波况下的剪切波流速时间历程的小波谱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入射波为规则波、地形为平直斜坡情况下可以观测到剪切波,但是时空变化不明显;剪切波产生后随时间的变化呈现连续性;剪切波在沿岸方向的能量谱中比在垂直岸线方向能量谱中占优势;地形坡度增加会使剪切波产生的区域减小;无论是1∶40坡还是1∶100坡,由剪切不稳定引起的剪切波频率都在约0.015 Hz左右变化。  相似文献   
999.
基于GIS与DEM技术,构建基于Holtan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Grid-Holtan模型)。模型以栅格为计算单元,栅格产流采用基于Holtan下渗方法的超渗产流计算,坡面汇流和河道汇流均采用逐栅格的一维扩散波水流演算模型模拟。将Grid-Holtan模型、陕北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应用于半干旱的沁河孔家坡流域。结果表明,Grid-Holtan模型、陕北模型的模拟效果好于新安江模型,GridHoltan模型洪峰模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00.
常规火炮威力的提高会增加自身重量,严重影响火炮机动性,且巨大的后坐冲量会使炮身失稳,不利于射击精度。减轻火炮自重,提高火炮的射击精度和机动性,运用新型膨胀波技术,以122自行火炮为基础,设计出前置式膨胀波火炮后喷装置的基本结构。建立后喷装置模型,利用Fluent软件燃气后喷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分析影响前置式膨胀波火炮后喷装置的几个关键参数,后喷装置与身管的连接位置、后喷装置进出口面积及后喷装置与身管法线的连接角度,对后喷装置结构进行优化,确定出122 mm前置式膨胀波火炮后喷装置的最佳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