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种面向社区医疗微型输液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一套面向社区医疗的微型输液监测系统,对输液进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在输液异常和输液结束时报警,以解决临床静脉输液方式不便,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效率.采用光电传感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静脉输液液滴信号的可靠检测;利用单片机技术和数字显示技术实现输液量、输液速度的计数、显示与监控,实现无液报警和堵塞报警.另外,在系统中利用医院现有网络实现远程监测.最后,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2.
舒适护理在优质病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质病房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运用舒适护理前后的100例患者在输液环境、护士的技术操作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在输液的全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使病人的总体满意度由70.1%上升到95.3%。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优质病房静脉输液,提高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3.
血液病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血液病患者输注去除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对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血液科所有输注机采血小板血液病患者274例(2029例次),根据输注的机采血小板是否去除白细胞分为去白组和未去白组。对两组输注前后24 h内病人血小板计数资料进行比较,用计算校正血小板增高指数值(CCI)来判断输注血小板是否有效。以输注后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发生输血反应。结果两组输注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输注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去白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未去白组(p<0.01)。去白组NHFTR发生率亦显著低于未去白组(p<0.05)。说明去白组血小板输注疗效优于未去白组,而且能够显著降低NHFT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王凯博 《科技信息》2012,(15):450-451,435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后应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选取2010年3月~2010年6月择期初次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共50例.术前无贫血及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史。人工关节为Zimmer或者Stryker公司产品。试验组25人.使用自体血液回输器为北京中科盛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自体血液回收器(型号规格是XH-1000型)或StrykerInstruments(美国)生产的自体血液回收器(型号规格是CBC).对照组使用负压引流盒。收集两组患者术前、输血前(未输血患者为术后4—6小时)和术后48小时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沉、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术后引流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术后两组患者根据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压、脉搏、尿量、口唇及眼睑粘膜颜色等情况决定是否输异体血,并对上述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异体输血为4例.试验组异体输血总量为18IU:对照组为11例.总量为34IU。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两组问术后输血前(未输血患者术后4—6小时)和术后48小时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机、血小板、血沉、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术后引流血量、异体输血量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临床用血与血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自体引流血回输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的医疗技术.虽然无法完全替代异体输血.但可以保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基本用血需求。其具有减少异体血输入量、减少异体输血并发症、操作简单方便、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等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得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关节初次行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是安全的.但可以明显减少异体输血量.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拟探讨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中应用低容量性自体储血对失血和输血的影响及其安全可靠性。选取择期行开腹肝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H组):H组在开腹后切除肝实质前缓慢采集占体重0.7%的全血,同时限制输液维持采血后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在目标范围内直至肝实质切除完毕,再回输自体血;C组未实行采血。记录术中手术和麻醉情况、术后重要脏器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显示,H组患者低容量性自体储血的采血量平均数是450 mL,低容量性自体储血后CVP平均降低2.27 cmH2O,H组的出血量比C组低(P<0.05)。两组术中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院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肝癌肝脏部分切除术中实行低容量性自体储血能有效降低CVP,减少出血量和异体血的输注,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性良好。  相似文献   
36.
在现代医学中输血疗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做到合理和安全输注,是一个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与输血相关的传播性疾病,是目前社会上关注的热点。文章入如何安全输注问题提出了对策,供输血工作者共同端庄。  相似文献   
3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海口地区不同人群中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结果表明在156例标本中,阳性41例(26.3%),其中一般人群40例中,阳性3例(7.5%),献血员20例中,阳性1例(5.0%),静脉毒瘾3例中,阳性2例(66.7%),非甲-非庚型肝炎46例中,阳性24例(52.2%),乙型肝炎33例中,阳性9例(27.3%),丙型肝炎14例中,阳性2例(14.3%).提示海口地区人群中均存在TTV感染.  相似文献   
38.
低渗透储层原油吸附对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大庆低渗透储层原油在岩石表面吸附的机理及其对油水渗流的影响。实验表明,原油中沥青质和非烃组分可以被岩石表面吸附,形成吸附层。吸附层的存在减小了岩心的孔隙半径,增大了油水流动阻力。粘度相同的含有沥青质的模拟原油与精制油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流动曲线差别较大。在原油/岩石体系中,原油在岩石孔隙表面的吸附层厚度将达到孔隙半径的30%以上,在原油/地层水/岩石体系中,油膜厚度与孔隙半径的比值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增大,特低渗透岩心中吸附层厚度可达到孔隙半径的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相和水单相渗透率。  相似文献   
39.
62例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输血传播病毒的检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学龄儿童(7—12岁)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情况,并对其致病性及与其它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做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Nested PCR),对62例体检发现ALT升高和75例ALT正常的学龄儿童血标本进行TTV DNA扩增,通过凝胶电泳分离扩增产物;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甲、乙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标志。结果:ALT升高中,TTV DNA检出率为12.9%(8/62),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4.8%),1例与抗—HCV同时阳性(1.6%);ALT正常中,TTV DNA检出率为2.7%(2/75),两差异具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学龄儿童存在较高的TTV感染率且有可能致肝功能损害。TTV与肝炎病毒可重叠感染同一儿童。  相似文献   
40.
α-N-acetylgalactosaminidase (αNAGA) can convert group A human red blood cells (RBCs) to group O. One novel αNAGA gene was cloned by PCR from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um Isolated from a domestic clinical sample. Pure recombinant αNAGA was obtain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protein purification with a calculated molecule of 49.6 kD. αNAGA was selective for terminal α-N-acetylgalacto- samine residue with a high specific activity, αNAGA could completely remove A antigens of 1 U (about 100 mL) group A1 or A2 RBCs in 1 h at pH 6.8 and 25℃ with s consumption of 1.5 or 0.4 mg recombinant enzyme. Enzyme-converted group A RBCs did not agglutinate after being mixed with monoclonal snti-A or sere of groups A, B, AB and O. Other blood group antigens except ABO had no change. FCM analysis showed that A antigens and A1 antigens disappeared while H antigens increased. It indicated that αNAGA successfully converted human blood group A RBCs to universally transfusable group O RBCs without the risk of ABO-incompaUble transfusion reactions. This αNAGA was suitable for producing universal RBCs to increase clinical transfusion safety, improve the RBCs supply, and to decrease transfusion cost and support transfusion service in case of emerg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