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56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5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139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其真实理论意蕴和理论创新在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追问社会主义社会的二级本质,用唯物史观的哲学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性本质,在更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构筑了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72.
"人的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人的"身外的自然"和"自身的自然"两个方面。科技文化是"人的自然"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的"身外的自然",不断开掘着人的"自身的自然"。以科技文化为切入点,反省近代科学世界观,有助于丰富和提升"人的自然"的整体性,并推进人类文化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73.
吴明益的长篇小说《复眼人》延续了作者以往的自然书写,但又注入了他对环境议题更多元的思考。本文主要分析《复眼人》的艺术技巧,以及对比吴明益早期的同名短篇小说《复眼人》,了解吴明益观察世界的多元视角,以及他对生态理念和人性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74.
理论与实践是必然统一的。目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脱离是因为教育理论的构建忽视了教育学科的独特学科性质。因此,重构适合教育学科独特性质的教育理论是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何莺 《科技信息》2012,(23):243-244
《简爱》作品中始终以一种特殊的宗教意识贯穿其中,以此昭示或影响着主人公的命运。它在叙事中大量地使用宗教叙事手法,来展示小说内在所蕴含的与众不同的宗教意识——强调在人性和神性之间统一。  相似文献   
76.
伊丽莎白.毕晓普是20世纪美国当代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众多的评论文章多从女性主义、新批评等视角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生态批评为切入点,结合生态批评理论的要旨,分析其诗歌中所蕴含的生态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77.
人与自然—试从生态批评角度管窥《蝇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关系为切入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要旨,解读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名著《蝇王》。指出戈尔丁在小说中通过对荒岛美景、孩子回归自然以及荒岛残忍暴行的刻画,表达了其向往回归大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8.
针对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建设带来的利与弊,从传统自然观、西方全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自然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塑造生态型城市的重要作用.结合实例阐述在建筑中引入自然思想的内容及其在高层建筑中运用的方式,认为引入自然的生态思想是今后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9.
《孔雀》以朴实无华的画面,板块复调结构的叙事,彰显了父母与儿女以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人的理想追求及对现实生活的顽强抗争。影片以第一人称叙事和客观视点,表现开放的内涵空间,糅合了交错复杂的情感、人性,探寻和审视了中国社会特定时期的文化现实的表征,各板块故事间极具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80.
生态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但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可以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天人合一"文明、"天人相分"文明、"天人和谐"文明,"天人和谐"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文明形态又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