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9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系统科学   82篇
丛书文集   130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7篇
综合类   600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浅层水中沉底爆炸冲击波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试验模型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浅层水中沉底爆炸冲击波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底水面对沉底爆炸冲击波传播与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底对冲击波压力峰值有较大的削弱作用,水面使冲击作用冲量明显减少,冲击波相互作用的压力叠加或多次冲击作用大大提高了爆炸威力。  相似文献   
82.
关于地下岩盐溶腔利用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盐的蠕变、卤水的热膨胀以及卤水的渗漏是影响地下岩盐溶腔长期演变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综述了国外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外学者所得到的一些结论.由于我国对岩盐溶解机理、岩盐溶腔的利用以及岩盐溶腔长期演变特性的研究相对薄弱,提出了在地下岩盐溶腔利用的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3.
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原理(SHS)结合传统燃气喷涂技术,研究了反应热喷涂工艺制备的Al2O3.TiO2基金属陶瓷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铝热反应热喷涂技术能够促进涂层性能的提高。涂层平均结合强度达17.50MPa以上,平均孔隙率降低到5.50%以下。  相似文献   
84.
等熵轻质活塞风洞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忽略活塞质量时等熵轻质活塞风洞的工作机理及其特征,并与激波风洞、炮风洞和罗德维奇风洞等暂冲式风洞进行了比较,从而为不同情况下选择不同类型的风洞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有限空间等间距水平顺排恒壁温管束外蓄冰过程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环水温度和中管周围水温的变化特征和降温特点,明确了环水和上下管间水的降温过程存在的对流和密度反转现象,以及在蓄冷过程中管间流场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温度较高时,环水和中上管间的水降温过程会存在明显的降温停滞现象,并出现不同温度的降温平台.降温停滞平台的长短与初始水温以及盐水温度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86.
以Al粉、K2ZrF6为原料,在KCl LiCl的融盐介质中,利用高温融盐热还原法在氮化硅陶瓷基体表面镀锆金属化膜;以XRD分析镀膜物相成分,并用SEM对试样表面、断面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镀件表面镀膜外观呈银白色,并有有金属光泽;镀膜物质成分为Zr5Si3;镀层中无铝元素存在。  相似文献   
87.
保护渣性能对结晶器内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结晶器内酸性保护渣的传热情况。结果表明:增加保护渣的粘度、提高保护渣的凝固温度,结晶器与坯壳之间渣膜的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减小而热阻增加,通过调整保护渣的性能,可调节渣膜的传热系数,使其适应连铸坯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分析了电流变流体的力学性能,针对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建立电流变减振器阻尼特性计算的数学模型,论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流变减振器结构合理,在低频段阻尼力变化显著,探讨了造成高频段阻尼调节效果较差的原因,提出需选用高屈服应力值的电流变流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9.
在考虑B,P,As离子注入单晶硅中的浓度分布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快速热退火对3种注入离子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3种离子在快速热退火后浓度分布的修正模型,由修正后的模型得到的多次离子注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90.
材料热物理性质的自动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热物性瞬态自动测量仪的原理、结构及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