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8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系统科学   65篇
丛书文集   122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515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了解生物质和煤的混燃特性,利用热天平对生物质、煤及其混合试样进行了热重实验研究,考察各试样的着火温度、燃烧速率最大时温度、燃尽温度和最大燃烧速率等燃烧特征参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求出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结果表明,同烟煤比较,生物质有较低的燃烧特征温度和较快的燃烧速率;在烟煤中加入生物质共燃后,着火燃烧提前,同时可以获得更好的燃尽特性.  相似文献   
992.
为研制新型复合材料,将植物结构引入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该文以柳桉木材为模板,先将其转变为多孔碳,再通过铝合金和硅树脂的浸渍,制备了具有木材结构的Al/C、Al/(SiC+C)两种铝基复合材料,并通过扫面电镜、热膨胀仪和导热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热膨胀性能及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导热模型.结果发现该复合材料的结构由所选模板的结构决定,这与以往结构完全由人为控制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不同;并且其热膨胀系数明显低于铝合金,导热系数(98.2和95.4 W·m~(-1)·K~(-1))远高于由木材转化的多孔碳(2.22 W·m~(-1)·K~(-1)).  相似文献   
993.
文章介绍在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上切取板状热疲劳试样,在自制的热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冷热循环实验,研究了显微组织对无限冷硬铸铁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在石墨尖端处、珠光体基体及共晶碳化物中萌生;热疲劳裂纹主要在钢基体与共晶莱氏体界面处、钢基体内扩展及穿越共晶碳化物.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高低渗透煤层的渗透率,采用自制的可控声震法煤层气渗流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加声场和加声场作用下煤样的渗透特性。实验研究得出:当轴向应力和孔隙压力一定时,随围压的增大煤样的渗透率减小;当围压和孔隙压力一定时,在煤样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压密和弹性阶段,渗透率随轴向应力增大而减小。在应变硬化阶段,因试件体积膨胀渗透率随轴向应力增大而增大;在相同轴向应力、围压、孔隙压力条件下,声场作用能提高煤样的渗透率,且渗透率随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与平均有效应力呈负指数关系,声震法提高煤储层渗透率的机理主要源于声波的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研究成果为低渗透煤层提高煤层气抽采率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挤出热历程对聚乳酸流变性能和热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交酯法合成的聚乳酸为实验材料,在180~210℃间选用4个实验温度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实验,研究了挤出成型对聚乳酸粘均分子量、熔融指数、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挤出成型中聚乳酸主要发生力化学降解和热降解,以力化学降解形式为主.所发生的热降解随实验温度升高而加强.首次挤出成型使分子量下降明显.在180℃和210℃,聚乳酸分子量在首次挤出成型后分别下降了49.33%和60.80%.挤出成型使聚乳酸热分解温度和熔点略有升高.随着挤出成型次数增加,增加剪切应力可以更有效地增加熔体流动性.聚乳酸经3次以上挤出成型后基本没有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考虑岩石颗粒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随机非均匀性,从理论上建立了随机介质固热耦合数学模型,这些方程,奠定了岩石热破裂研究的基础.针对随机介质固热耦合数学模型,考虑平面轴对称问题,利用摄动理论和数学积分方法,在韦泊和指数两随机分布下,提出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在解析分析中的处理方法,采用一种随机概率分布用连续函数表示的方法,得到了平面热应力轴对称问题的解析解.通过算例,讨论了热应力随分布参数m和时间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非均匀性对岩石的热应力有一定的影响,热应力随着分布参数m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7.
利用不对称双Schiff碱配体N-(3-羧基水杨醛)-N’-(5-氯水杨醛)缩乙二胺(H3L)及其Cu(Ⅱ)单核配合物HCuL(L3H,L的脱氢阴离子,氧化数为3)合成了Cu—Ni异金属三核配合物(CuL)Ni(CuL),并通过IR谱、电子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其组成为Cu2NiC34H27O95N4Cl2;在5-300K温度范围,测定了该异金属三核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并拟合了测定结果,表明该三核配合物的Cu—Ni金属离子间为反铁磁偶合,磁偶合因子J=-88.7cm^-1,g=2.23.  相似文献   
998.
用溶胶-凝胶法以掺杂方式制备了含有铕-水杨酸-邻菲罗啉配合物的SiO2凝胶玻璃复合发光体,研究了该复合发光体的荧光和热稳定性.与配合物固体粉末相比较,结果表明将配合物引入凝胶玻璃中,其热稳定性明显提高,而其特征荧光基本保持不变.这可能与配合物所处的与外界隔绝、化学惰性的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建筑节能墙体砌块空心率的热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空心率条件下三排孔混凝土墙体砌块的动态传热特性,应用反应系数法,通过分析空心率为22.81%~52.14%空心砌块内侧的壁面反应温度,认为当空心率为42.36%~47.25%时,围护墙体的热特性才能达到节能墙体的要求,并采用热箱法对三排孔混凝土墙体砌块热阻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只有当空心率为42.36%~47.25%时,热阻值才能基本满足节能的要求,同时验证了理论研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0.
潜油电泵性能检测试验装置的保温效果是试验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根据各种保温材料的特性进行了复合保温结构的优选,并利用共轭梯度法对复合保温结构各层保温厚度进行了反演。优化设计结果保证了在总保温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保温结构达到了最佳的保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地面循环管道的复合保温结构以及空气夹层的井筒保温,保证了系统中的试验循环水从室温加热到180℃仅需约1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