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铁矿石固态还原条件下,矿石吸硫动力学.用电子探针(EPMA)研究了硫在矿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硫化氢与矿内金属铁的界面反应为吸硫反应的限制步骤.  相似文献   
72.
73.
介绍了水溶性硫化黑BR的标准技术指标,从强度和色光检测、分光强度测定等方面阐述了水溶性硫化黑BR染色性能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5E-8S/M智能测硫仪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硅炭管的选用、系统气密性检查、电解池的正确使用、栽气系统的改进、热偶系数的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采用了TG—DTG—DTA联用的热分析技术,通过试验和分析了不同的热分析条件下,煤中黄铁矿在氧化过程中硫分析出的规律和燃烧特性;着重探讨了不同的黄铁矿重量、不同的升温速率和不同的掺比物对热分析逸出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的热分析条件对热分析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和规律。  相似文献   
76.
小波变换方法消除热重实验噪音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实验条件的影响,在用等温热重法进行稀土氧化物脱除烟气中SO2的动力学实验过程中有噪音信号的干扰,因而采用Daubechies(N=3)小波函数和Matlab软件讨论了小波变换方法消除热重实验噪音信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阀值的选取规则和软硬阀值处理方式对消除噪音信号的影响不大,分解层数则对消除噪音信号的影响较大.当信噪比变化平缓时所对应的分解层数是最佳分解层数.经Daubechies(N=3)小波函数消噪后得到的信号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等温热重实验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7.
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湖水中痕量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S2-能与Ag+生成难溶化合物的特征,在银微盘电极上研究了S2-的示差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该法不要镀汞,不需搅拌,在较稀的支持电解质溶液中就能实施.DPSV于0.10mol/LHAc-NaAc及0.01mol/LEDTA介质中,能检出1.0×10-8mol/L的S2-,S2-的浓度为1.0×10-7~9.0×10-7mol/L及1.0×10-6~8.0×10-6mol/L范围与峰电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用于湖水中S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加标回收率为95.7%,与标准分析法比较相对误差为-6.2%.  相似文献   
78.
通过制备Na-βAl_2O_3固体电解质,组装了下列电化学定硫电池Mo|Cr,Cr_2O_3|β-Al_2O_3|Na-βAl_2O_3|(Na_2S)|Fe-C(饱和)-[S]|C。其中以含低Na_2S活度的复合材料作辅助电极。实验测量表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特别是能克服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易氧化的缺点。而且可以连续使用长达30 min以上。得出了在1 500℃下电动势与硫含量的实验关系。  相似文献   
79.
The sulphur cycle responds to changes in seawater chemistry,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tectonic activity. We follow an isotopic approach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state of the ocean/atmosphere system during late Neoproterozoic and early Cambrian. For this purpose, a sedimentary succession deposited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was analysed for its sulphur isotopic composition in different S-bearing phases. Redox changes were defined by the degree of pyritization (DOP) values in order to show variations in the oxygena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sulphu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ate Neoproterozoic to early Cambrian seawater sulphate ranges from +30‰ to +35‰ as evident from trace sulphate in unaltered carbonates and phosphorites.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for pyrite and organic sulphur varies between -16‰ and +23‰. The apparent sulphur isotopic fractionation between seawater sulphate and pyrite as well as organically bound sulphur varies between 7‰ and 50‰. This large fractionation, as well as its variability suggests a biological origin for pyrite and organically bound sulphur. The temporal evolution of different geochemical proxy signals is comparable for different successions across the Yangtze Platform.  相似文献   
80.
采用KTH模型、Young光学碱度模型、Tsao硫容量经验公式等方法对超低氧弹簧生产过程的硫容量进行了计算,并使用Turkdogan、Hino等提出的公式预测了生产过程中硫的分配比(LS). 对比预测与实测的硫分配比,找到了比较准确的超低氧弹簧钢的LS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