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7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418篇
系统科学   381篇
丛书文集   175篇
教育与普及   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综合类   439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利用二元样条空间S_2~1(△_(mn)~(2))的B样条基,本文讨论了带适当边界条件的中心插值问题,首次获得了非来积型二元样条插值的误差渐近展开.进一步,在边界条件(B)下,得到了十分简洁的渐近展式和在特殊点上的超收敛结果.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一种不规取样的数字正切锁相环在移动信道中的统计性能,并模拟计算了用DTL解调MDPSK时的误码率与信道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3.
采用组合近似和图形展开技术计算了Bethe—type格子上Ising模型的多自旋关联函数。结果表明,在任何有限温度都不存在长程关联,这意味着没有有限温度的相变发生。  相似文献   
74.
具有小波数色散关系式Taylor展开的理论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扰动水波中先导波情形时色散关系式的Taylor展开,给出先导波情形时色散关系式的Taylor展开的理论推导,同时也得到了计算Taylor展式的一个迭代公式,这种公式可以通过计算机代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75.
论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孔隙类型。认为辫状河三角洲是辫状河进积到滨浅湖而成的粗粒三角洲,其水上部分为辫状平原,主要由辫状河道组成,水下部分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二者呈三层叠置,其骨架主要为河道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由于其储集体分选较好,粒度较粗,泥质含量较低,各个岩相侧向连续性较好而具有极大的油气储集潜力,是今后油气勘探不可忽视的相带。  相似文献   
76.
阐述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讨论了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模型,介绍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测试方法和实测数据,并提出了数字移动通信传播特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7.
论证了矩形水槽湿模态的正交关系,利用湿模态展开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任意地面运动激励下的瞬态响应.并实现了广义坐标的解耦,从而将整个弹性耦合系统化为求解一个自由度问题.  相似文献   
78.
挤出模流道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塑料熔体流变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塑料异型材挤出模流道优化设计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计算机对流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流体在流道中流动分布均匀.流道设计合理,缩短设计时间.  相似文献   
79.
夏季苏北沿岸流对长江冲淡水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浅海与陆架模式,并首次应用于长江冲放展机制的研究。考虑实际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在空间完全交错的网格系统丈犀离散化控制方程组,采用ADI计算方法数值求解。数值试验结果首次表明,在夏季长江口水位向外倾斜,冲淡水穿越等水位线运动,远离长江口水位倾向东北,冲淡水沿水位坡面运动,同时再现了伸向东北的冲淡水舌和东海陆架上的环流结构。夏季苏北沿岸流作为长江口北部海区的一股势力,阻  相似文献   
80.
用吸光度线性扩展法测定镨、钕、钐.基于待测元素特征吸收峰下的吸光度在纪录仪上线性放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准确度,扩大了测定浓度范围.分别选用的最大吸收波长是:λPr=444.7nm,λNd=794.2nm,λSm=401.7nm;吸光度相应峰高和浓度呈线性关系的范围是:Pr3+为(0.20~8.6)×10-6mol/L;Nd3+为(0.20~2.4)×10-6mol/L;Sm为(0.20~3.0)×10-5mol/L.在选用10cm比色皿时,测定灵敏度为:Pr3+为1.1μg/mlmm,Nd3+为0.22μg/mlmn,Sm3+为4.6μg/mlmm.待测元素与稀土杂质浓度比为51时无干扰,11时只有个别元素有一定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