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4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69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石墨电极上电沉积钯镍合金的循环伏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循环伏安法对NiSO4 与PdCl2 混合溶液合成钯镍合金纳米线的电化学沉积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钯镍离子混合液中钯的析出对镍、氢的电极过程有很强的去极化作用 ,使镍的析出电势正移 ,减小了钯、镍析出电势的差距 .钯离子浓度为 2mmol·L- 1,镍离子浓度为 0 .32mol·L- 1时 ,有利于形成钯镍合金 .高超电势和大电流密度下可以实现钯、镍共沉积 .但高浓度和高超电势下 ,电沉积的电流密度大 ,使金属的沉积速度过快 ,不利于形成钯镍合金纳米线 .钯镍析出电势相差较大 ,在低超电势条件下 ,难于实现共沉积 ,需通过加入添加剂或络合剂等其它方法来改变钯、镍的析出电势 ,使二者析出电势更进一步接近以达到共沉积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32.
电化学方法估算Au/硫醇/卵磷脂双层膜的表观有效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u/硫醇/卵磷脂双层膜作为生物膜的模型体系,应用交流阻抗及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该双层膜在不同浓度的K3Fe(CN)6/K4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硫醇/卵磷脂双层膜没有明显的“针孔”缺陷,电子转移通过电子隧道实现.测得硫醇/卵磷脂双层膜电化学表观有效厚度为16个CH2,低于硫醇分子及卵磷脂分子的链长总和,说明硫醇及卵磷脂分子有倒伏或塌陷  相似文献   
733.
实现低铂(Pt)载量高催化活性碳载铂(Pt/C)催化剂的制备,是达到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实验研究了乙二醇溶液(EG)、甲醛溶液(HCHO)以及碱液(NaOH溶液)三者用量比例和后续热处理对水热法制备Pt/C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LSV)和循环伏安曲线(CV)表征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以及计算了Pt的电化学活性面积(ECA).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热重分析(TG)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能表征.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HCHO占比可有效提升催化剂电催化性能,当V(EG)∶V(HCHO)∶V(NaOH)溶液体积比为1∶2∶1时,所制备的Pt/C催化剂经过250℃的后续热处理后,电催化性能最优.以该方法制备的低载量Pt/C催化剂的ECA大于高载量的商业Pt/C催化剂的E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