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天山北麓一例黑风暴天气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气象自记记录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对1998-04-18由南支冷锋爆发性发展生成的干飑线触发的天山北麓黑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和黑风暴过境时风、压、温、湿在短时间内出现突变,跃变幅度黑风暴远大于强沙尘暴,黑风暴嵌于强沙尘暴时变化幅度比强沙尘暴弱。沙尘壁具有等温性,水平厚度4~9km。影响黑风暴的天气因素中,地面大风形成主要源于冷锋的加强和锋后强冷平流,高空急流的加强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有效下传到地面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混合层是有利于黑风暴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这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深厚干对流和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形成则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2.
腐蚀方法在风暴自动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聚类过程中常碰到的虚假合并问题,针对对流风暴的特点,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腐蚀方法,即在执行腐蚀操作时考虑了风暴边缘的反射率因子的强弱分布,进行动态的卷积模板的设计,而不是始终使用一个固定的卷积模板。试验及评价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成功地识别出风暴体的虚假合并,进而提高风暴体的正确识别率和预报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33.
变电所和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和心脏,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其雷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二是雷电波侵入,直接雷击防护以避雷针为主,雷电波侵入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阀型避雷器。  相似文献   
334.
探明磁暴期间地面感应电场的分布情形是正确计算地磁感应电流(GIC)和预测磁暴次生灾害影响的前提。根据电磁场唯一性定理,从求解磁暴感应地电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复杂大地电导率结构的建模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只建大地导体区模型,通过模型的边界条件反映地磁场的变化情况及感应地电流在地下的流通情形。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了典型地电结构下的磁暴感应地电场,通过对比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求得的地面电场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采用该方法研究了无法解析求解的复杂地电结构的磁暴感应地电场问题,建模思路和方法为评估磁暴和GIC的管网效应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35.
基于大型水槽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海堤相对出水高度的波浪溢流量特征并进行分类;依据此分类方式,使用韦伯分布对大型水槽试验测得的波浪溢流量进行拟合,研究单个波浪溢流引起越堤流量的分布和瞬时越堤流量的分布,提出了新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新的经验公式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提高了对波浪溢流过程中单个波浪溢流引起越堤流量和瞬时越堤流量分布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336.
电力系统防雷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介绍雷电的防范措施,提出有益的建议,从而增强电力系统对防雷设施的安全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37.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of 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GIC) in Guangdong Ling’ao 500 kV power networks during several magnetic storms at the peak years of 23rd Solar Cycle,the GIC calculation results of 750 kV planning power grid in Shanxi,Gansu,Qinghai and Ningxia,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networks from 500 kV to 1 000 kV,and super magnetic storm in 1859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the possible impacts of extreme space weather on the future ultra-high voltage(UHV) grid,the security of large-scale power system in China are expounded,and the research suggestions coping with the strong solar storm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338.
基于SWMM的城市雨水管网排水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雨水管网实际排水能力对城市排涝和防洪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分析管网实际排水能力,采用暴雨管理模型(SWMM)对研究区域在设计暴雨重现期P=0.25 a0、.5 a1、a2、a、5 a1、0 a情形下的排水能力进行分析.在6种设计暴雨情形下,得出了满流时间较长和变化较大的管道,为实际的城市雨水管网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9.
基于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本文选取三峡库区典型土质滑坡为研究对象,借助水槽概化模型试验,模拟滑坡产状和入水交换过程,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初始涌浪高度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和显著性趋势,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40.
Deciphering the eolian sources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e paleo-significance of the Quaternary eolian deposits (the Xiashu loes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oth a local source from the fluvial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 distal source from the northern desert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loes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have been proposed. Recent researches show great advantages of detrital zircon ages as a source tracer for Asian dust based on the laser ablation U-Pb isotopic dating technique. This work presents the U-Pb ages of zircon grains extracted from the Xiashu loes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Xiashu loess has a very different age distribution of zircon grains from that of the loess on the CLP as well as the materials in the arid lands of the Asian Interior. Instead, the zircon ages of the Xiashu loess ar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fluvial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dicating the dominance of proximal dust source. Proximal source of the Xiashu loess implies that extensive eolian processes might have existed in the currently wet South China, possibly in response to the full glacial conditions after the middle Pleistocene transition of global clim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