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51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585篇
系统科学   430篇
丛书文集   281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36篇
现状及发展   55篇
综合类   1216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523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835篇
  2006年   760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598篇
  2003年   523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58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采用射频溅射技术沉积Cu/Sn/Zn金属前驱体叠层结合硫化技术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了Cu2ZnSnS4薄膜。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可以获得单一黝锡矿结构且具有(221)择优取向的Cu2ZnSnS4薄膜。霍尔效应和紫外可见透过谱测量表明,样品的薄膜电阻、吸收系数和光学带隙分别达到0.073Ω·cm,10^4cm^-1和1.53eV,具有适合作为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2.
时变条件下有宵禁限制的最短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组合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获得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最短路,而其所考虑的目标可能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变量.同时,对于网络中的节点往往有宵禁的限制(curfews).给出时变条件下有软、硬宵禁限制的最短路模型,设计了求解时变条件下有宵禁限制最短路的算法,并对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53.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DYNA,模拟了悬臂和简支钢管混凝土构件的侧向冲击数值,计算了动塑性极限弯矩。  相似文献   
54.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情境教学法和酒店英语的特点,阐述了在酒店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5.
一种直线逼近渐开线齿廓曲线的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渐开线弧长公式出发,引入一种能根据加工精度要求来确定逼近线段的段数,并使节点在渐开线齿廓曲线上分布均匀的自适应计算方法。给出计算实例及用AutoCAD来绘制齿轮的方法.以及用VLisp语言编制计算程序和绘图程序的框图。  相似文献   
56.
本文根据孔壁应力解除法获得的量测应变,提出了采用最优化方法直接确定岩体的泊松比和原始地应力。实例表明,这样获得的原始地应力更符合实际——对应最小的量测残差。  相似文献   
57.
利用 Hurwitz zeta—函数的函数方程及其解析方法给 Dirichlet L—函数的二次均值的一个较强的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5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一种Cr-Mo-V冷轧辊钢淬火后的回火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Hollomon关系式建立了该钢回火参数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效回方程,为该钢的热处理参数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9.
软土中薄硬夹层的夯扩桩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对夯扩桩在软土中薄硬夹层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薄硬夹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60.
W_(18)Cr_4V钢真空加热油淬后,表面出现白亮层和熔化层等异常现象。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白亮层和熔化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表明,白亮层、熔化层均是真空油淬增碳的结果。本文对白亮层、溶化层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产生白亮层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