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9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根据球墨铸铁球化时石墨化膨胀原理 ,利用暗冒口使球化膨胀只能在型内膨胀 ,从而形成组织致密的铸件 ;同时 ,改一箱单件生产为一箱多件生产 ,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2.
重载铁路钢轨磨耗状态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弹性体滚动接触理论,对法向接触问题最小余能方程的影响系数和法向间隙进行修正,使其更适用于非平面接触问题的求解.以某重载铁路通过总重达100 Mt的CHN75型面磨耗钢轨为对象,车轮选取LMA系列原始型面,利用修正后的接触模型,研究在30 t轴重作用下的轮轨法向接触特性.结果表明:轮对横移量对轮轨接触特性影响较大,横移量在+12~+14 mm轮轨接触状态变化显著;其中,横移量在+12.9~+13.2 mm时出现两点接触,横移量增大至+14 mm时出现车轮轮缘和钢轨轨距角的接触.  相似文献   
103.
针对高速列车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轮轨黏着力不足的问题,基于电磁作用原理,提出一种电磁增压装置,利用电磁线圈在车轮和钢轨之间产生吸力,增加列车黏着力。首先建立电磁增压装置基本结构模型,进行电磁吸力计算,仿真分析研究列车速度、励磁电流、缠绕线圈形状和匝数分布、线圈距轨面高度等对电磁吸力的影响。研制了电磁试验装置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了电磁场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得到电磁吸力随速度、电流、线圈距轨面高度、线圈形状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电磁增压装置能满足不同速度阶段的增加黏着力需求,并在需要时可对车轮添加反向励磁电流进行消磁。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调节励磁电流大小可实现对转向架各车轮电磁吸力的稳定控制,可有效改善列车运行平稳性,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4.
难加工材料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使得磨削加工过程中砂轮的损耗变快,目前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砂轮的修整和更换周期,很有可能导致修整不及时的情况发生.本文用声发射信号和磨削力信号共同精确监测砂轮磨损状态,通过分析不同磨损状态的砂轮磨削时对应的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以及磨削力和磨削力比的变化情况,综合判断了实验过程中砂轮的磨损状态.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都与砂轮磨损状态有一定相关性,且磨削力比与砂轮磨损程度的相关性最大,证明了声发射监测技术在砂轮修整中的有效性,为实际生产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应用赫芝公式对万向轮作了受力分析基础上,对其结构设计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引导出万向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6.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弹性车轮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体车轮和弹性车轮与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仿真和振动模态及声学特性分析 ,对弹性车轮减振降噪机理进行了研究 .对研制的承剪型弹性车轮与整体车轮的声学特性进行了试验比较 ,结果证实了该弹性车轮在降低轮轨振动噪声方面显示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矿用卷扬机水平导向轮和立轴的受力分析、及对轴承当量动载荷和静力强度的计算和校核,为水平导 向轮使用滚动轴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数据融合技术在多滚轮法大轴径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克服单一传感器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全面而准确地描述被测对象,充分利用多传感器之间的协调和互补优势,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多滚轮法大轴径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电位移传感器、光栅测角、光电测转数、压力测量等系统以及温度传感器、多路温度巡测仪,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测试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可得到高精确度的大轴径测量尺寸。  相似文献   
109.
郑运廷  马宇  姬振华 《河南科学》2006,24(4):551-553
应用DEFORM软件对矿用转向节的预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得到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金属流动、应力应变和变形力等规律,这对模具变形力分析,预测出可能的缺陷及失效形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0.
A unique SiC whisker wheel was invented,in which the whiskers were aligned normally to the grinding wheel surface.In this paper,grindabilities of the SiC whisker wheel a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wheels of SiC grains,Al2O3 grains,as well as Al2O3 long and short fibres which were also aligned normally to the grinding wheel surface,respectively.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concern gr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directionally aligned SiC whisker wheel such as material-removal volume,wheel-wear rates,integrity of the ground surfaces,grinding ratios and grinding efficiency.Furthermore,grinding wheels of whiskers and fibres have a common disadvantage:they tend to load easily.The authors have proposed a simple method of loading-free grinding to overcome this propensity and investigate some related grinding characteristics under loading-free grind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