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7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46篇
系统科学   170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5672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混合动力FCEV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国内外都在深入研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FCEV),而FCEV的控制策略是更好的发挥FCEV的优势的一个关键。比较了FCEV与传统的汽车在整车性能上的不同,并从理论上分析了FCEV的能量分配和系统控制方式,用SIMULINK建立了一个FCEV的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文中所迷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2.
船舶自动化电站系统仿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系统建模技术和计算机系统仿真技术,在研究了某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的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结合船舶柴油机发电机组和异步电动机的特性,完成了船舶自动化电站系统的建模。实现的船舶自动化电站仿真器系统特性与实际系统特性接近。该系统对船舶轮机员技术培训和船舶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3.
国内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能用于各种燃料和大多数工业炉窑。介绍了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国内有关典型应用实例说明: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用于节能和环保时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证明:用富氧助燃时,能明显降低燃料的燃点和燃尽温度,并大大缩短燃尽时间。  相似文献   
34.
何红雨 《松辽学刊》2003,24(3):86-88
由静态场的泊松方程求出任意形状导体空腔内的电位和场强分布,说明即使导体空腔表面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但空腔内部的电位仍然处处相等,整个导体是等位体,场强分布为零,与导体空腔形状无关.这一结论在分析静电屏蔽及TEM波在空芯金属波导管中的传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结合唐钢镀锌线退火炉的工艺特点,热模拟了退火工艺,检验了退火后带钢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探求原子核稳定线公式,结合液滴模型,得出核电荷的上限.  相似文献   
37.
分别从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使原子光谱线变宽的各种主要因素:由于能量的不确定关系导致的自然致宽;多普勒致宽;碰撞致宽;因碰撞过程中原子能级变化而导致的压力致宽、场致宽等.通过分析,阐明了实际光谱线与理想光谱线的不同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新钢厚板厂2#加热炉炉底斜轨座、提升框架、平移框架、水梁及立柱的安装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39.
详细论述了近年来我们对《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所做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旨在将工程实际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将工程思想、理论学习和工程训练相互融通,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整体,采用该模式教学,能够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建立工程思想.  相似文献   
40.
The geomagnetic fields,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onospheric dynamo, can greatly affect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s, currents and other ionospheric electrodynamics phenomena. In the study of ionospheric electrodynamics phenomena, such as the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s, the non-dipolar component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paper, we deduce a theoretical electric field model for ionospheric dynamo at mid- and low-latitude which adopt a modified magnetic apex coordinates system. In the new electric field model, the geomagnetic fields can be calculated from either the IGRF model or the dipole field model, and the neutral winds and conductivitie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empirical models. Then the dynamo equation f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is finally solved in terms of the line-by-line iteration method, and the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s and currents are derived from the calculated potential. Our model can reproduc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ionospheric electrodynamics processes, so it will be a useful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upper atmosphere and ionosp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