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1篇
  免费   78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150篇
教育与普及   4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1221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891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基于加权残值法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热传导方程出发,采用加权残值法原理,推导了便于应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有限元计算公式,其结果和变分法一致。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FPR材料本身的抗化学侵蚀性能、疲劳性能、冲击韧性、抗冻性等指标的耐久性研究,对FRP 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施工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FRP 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153.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受力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在压弯剪复合受力情况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进行合理的受力全过程分析,采用桁架—拱模型、协调备件和钢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并结合最小势能法,经过计算机编程,进行了不同参数的框架柱在复合受力情况下的全过程分析,通过计算结果与国内不同参数的52个框架柱和46个约束梁实验结果的对比,数据吻合较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规范的修订、设计及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4.
用遗传算法确定斜拉桥的恒载初始索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预应力混凝土 (P .C .)斜拉桥时 ,确定成桥恒载初始索力值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 ,为此尝试用遗传算法来确定不同目标状态下的斜拉桥初始索力 .以往的方法往往都要假设一个斜拉桥成桥初始内力或位移状态 ,与以往方法不同的是 ,在使用遗传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它只需要一个目标函数即可 ,剩下的任务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极值解或者目标函数极值解所对应的各变量值  相似文献   
155.
混凝土坝空间位移场监测模型的探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场论出发,应用幂级数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坝工理论和工程力学知识,全面论述了建立混凝土坝空间位移场的动态监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建立丹江口左岸转弯坝段34^#、36^#坝段正垂线的分布模型,通过对模型成果较为深入地比较和研究,得出此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变形监测模型的结论,在全面监测大坝工作情况时,其发挥的作用是单个测点变形模型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和单个测点的监测模型联合,从点、线、面全面监视大坝工作情况,更能充分发挥各自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6.
以结构力学和钢筋混凝土塑性设计的原理为基础 ,推导了弯矩调幅系数 β与截面所需转角值的关系 ,为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7.
用液-固相复合法制备铜包钢线,并研究了预热温度、铜液温度和复合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铜包钢线的包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触初期,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铜层厚度和包覆比增加,当热流达到平衡时,包覆比达到最大,最大可达77%,之后包覆比逐渐减小.钢芯线预热温度和铜液温度的升高使包覆比下降,重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58.
溪洛渡拱坝二期冷却方式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拱坝二期冷却一方面是为横缝的接缝灌浆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调整坝体应力状态的目的.溪洛渡拱坝每个坝段均不设纵缝,一期冷却散热量受到限制,所以混凝土二期冷却的任务十分繁重.利用数值仿真计算方法,以溪洛渡拱坝为背景,分析了二期冷却初始温差、冷却水温、冷却时间等重要参数对高拱坝不同部位的温度及温度应力影响规律,并推荐了合理的二期冷却方式,其结论对设计单位制定温控措施及理浆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9.
运用非线性动力学观点,对二级加载下混凝土疲劳剩余寿命进行分析,发现了分岔现象,从而验证了在多级加载下混凝土疲劳损伤累积与加载顺序有关,并呈非线性,在考虑加载历史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下,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提出了预测混凝土疲劳剩余寿命的新方法,实例计算证明该方法概念明确,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0.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结构构件的情况下,直接在结构物上测试,推断混凝土的强度及缺陷,介绍了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其缺陷检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