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7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1.
雾化过程中粒子形貌控制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喷雾过程中雾化对粒子形貌变化影响的机理,用合理的假设简化过程,在Weber数、充填临界值和粒子干燥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模型用以预测不同条件下颗粒的形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雾化过程中,高温、高流速、低表面张力和高气液比容易产生变形粒子。  相似文献   
52.
多层喷射沉积过共晶Al-Si-Cu-Mg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具有冷速快、工艺简单、氧化程度低、制备的材料组织细小且分布均匀等特点.而使高硅铝合金充分发挥实用价值的关键是细化初晶硅.作者用多层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过共晶Al-Si-Cu-Mg合金,并与传统的铸态冶金制备的相同化学成分的合金进行了比较.对合金的沉积坯、热挤压处理后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喷射沉积合金的初晶硅大小只有25μm左右.并对合金的拉伸性能、扫描断口进行了测试与观察,提出了合金的强化与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53.
在电焊过程中,焊接电弧中产生的电磁力对焊缝的熔深,熔池的搅拌,熔滴过渡以及焊缝成形等都有直接影响。本文分析了电弧中电磁力对焊接过程中熔滴过渡的影响,并且讨论了:(1) 圆柱形固态焊条内电磁力;(2) 球形液态熔滴内电磁力在几种情况下对熔滴向熔池过渡的影响;(3) 圆台体气态电弧内电磁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55.
柴油喷雾粒子全息再现像的图像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分析喷雾再现粒子像的光场分布出发,探讨了灰度阈值的选取对粒径测量误差的影响.通过对粒子图像直方图的实验研究分析,提出了灰度阈值的自动选择方法和实现了多阈值自动分割,以解决不均匀背景粒子再现像的测量精度问题.通过对粒子再现像的调焦过程光场分布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判焦准则,利用此准则可以加快判焦速度.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NiWC喷焊层的冲蚀实验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研究NiWC喷焊层的冲蚀性能.结果表明在Al_2O_3硬粒子冲蚀条件下,NiWC喷焊层显示介于延性、脆性材料之间的冲蚀特性.NiWC喷焊层的冲蚀率随WC%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7.
双环缝喷射共沉积SiC颗粒的捕获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坩埚移动式喷射共沉积装置及其双环缝复合雾化器制备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坯件,研究了过程中增强颗粒的捕获机制及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双环缝复合雾化器所引入的SiC颗粒捕获率较高,分布均匀;增强颗粒主要在雾化初时阶段被雾化液滴所捕获,而沉积坯表面因基本呈固相且温度较低,对SiC颗粒的直接捕获效果不明显;沉积坯快冷凝固界面前沿捕获对SiC颗粒的分布影响不大,SiC颗粒在沉积坯中的最终分布主要取决于由雾化液滴对增强颗粒的捕获,特别决定于SiC颗粒在单个雾化颗粒内部及空间雾化颗粒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58.
在等离子喷涂快速制造金属模具工艺中,采用机器人等离子喷涂成形工艺,在被喷涂原型表面生成具有较高硬度的耐磨金属涂层.机器人喷涂路径规划是影响金属涂层成形性的关键因素,而轨迹间距是机器人喷涂路径中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机器人等离子喷涂几何模型的实验研究,从而确定了最佳的轨迹间距,为合理的机器人喷涂路径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Auto-i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ressure diesel spray in the controllable active thermo-atmos-phere (CATA) were studied with a high-speed camera video system. Multi-point autoignition phe-nomenon of diesel spray in the CATA was observe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autoignition were analyzed. Th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s of the spray flame in different coflow temperatures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flames was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factors: autoignition phenomenon in low coflow temperature and flame spread in high coflow temperature. The test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autoignition delay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and ha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mperature. Autoignition delay decreases by almost 10 ms from 16.9 to 7.1 ms whe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996 to 1048 K and only 4 ms from 1048 to 1101 K.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 terms of nozzle diameter, injection pressure and pump speed, have some effects on autoignition delay while these effects depend on the coflow temperature. The significant effect lies in low coflow temperature.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fluence the autoignition delay because it can shorten the physical delay by improving the spray quality and enlarging the spray angle or penetration rate to im-prove mixture quality.  相似文献   
60.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性能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喷雾干燥时喷雾液的粘度、进料量、雾化轮转速、干燥器进出口温度等因素对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液的粘度为0.30~0.15Pa.s,进料泵频率27~30 Hz,雾化轮转速(2~3)×104r/min,干燥塔进风温度150~200℃,出口温度90~100℃时,所得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外观均匀、固含量高、堆积密度大、平均粒径小、无结块现象,性能指标达到工业生产使用要求。该研究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的生产及在建筑砂浆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