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7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大、小鼠颈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和小鼠颈髓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大、小鼠颈髓的中央管周围灰质内均有较多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大鼠的NOS阳性神经元多集中于中央管背侧,小鼠的分布相对均匀,但以腹侧为多,大、小鼠在后角浅层及胶状质内部均含有密集的NOS阳性神经元,在中间带内侧也均含有较大的中等密集的NOS阳性神经元。大鼠中间带外侧有较多的NOS阳性神经元,而小鼠该处的NOS阳性神经元则少见,结果提示NOS阳性神经元在实验动物颈髓的分布存在种属间差异。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国产白炭黑在子午胎线轮胎面胶和钢丝帘布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白炭黑在改善橡胶料的撕裂强度、耐屈挠疲劳性、耐磨性、300%定伸、回弹性和复合材料的粘合性等方面均达到甚至超过进口白炭黑,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白炭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3.
为进一步阐明脊髓损伤(SCI)的修复机制,对SD成年大鼠进行急性全横断损伤,将损伤前后的大鼠脊髓总蛋白质进行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2D-PAGE),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借助PDQuest软件从中找出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质谱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成功鉴定出38种蛋白质.其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电压依赖的阴离子选择通道蛋白1,α-烯醇酶、硫氧还蛋白依赖的过氧化物还原酶3、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等,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谷氨酰胺合成酶、14-3-3 epsilon、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血红蛋白β-1等.鉴定出的差异蛋白多数涉及到神经细胞的增殖、凋亡、应激反应等过程.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由重绳和质点构成的绳摆一般振动,给出了任意初始条件下解析解。一般振动包含基波与高次谐波,后者是绳摆区别于复摆的主要特征。证明了本征函数族的广义正交性,计算了本征函数模,由初始条件计算出一般解中各系数。在质点与重绳质量比值远大于1和远小于1两种情况下,求出了各本征频率解析近似结果。在前一情况下,随着质量比值的增大,高次谐波频率按其平方根增大,而基波频率则趋于单摆频率;在后一情况下,各谐波频率均接近重绳本征频率。给出了一般参数下前五次谐波本征频率数值结果。指出了相关文献中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85.
目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可以经过不可逆的终末分化过程产生子代细胞,其潜在的多向分化潜力以及可作为细胞治疗这一特点,极有可能成为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本实验是对脊髓损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抽取脊髓损伤患者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和培养,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细胞形态。结果原代培养的BMMSCs最佳的贴壁时间为3d,生长性状不一,呈散在圆形细胞群、克隆圆形细胞群、散在梭形细胞群、花带状细胞群、旋涡状细胞群,而传代培养的细胞,增殖速度较快,性状一致,排列规则,呈饱满的梭行。结论体外非诱导培养的BM—MSCs方法可能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积极、早期发现急性颈髓损伤的并发症。方法:通过责任护士病情的观察、专业的照顾、治疗处置、健康宣教等,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结果: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结论: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了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脊柱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预防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给予足底静脉泵物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下肢肿胀和D-二聚体含量。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下肢肿胀明显缓解,其中观察组下肢周径差值仅为(1.3±0.3)cm,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D-二聚体含量呈下降趋势,仅为(0.6±0.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7 d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3%和18.6%,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脊柱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够安全、够快速缓解腿部肿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汽车减震用空气弹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研究了汽车减震用空气弹簧在变形情况下的静力学特征。以EQ6 1 1 1型空气弹簧作为研究对象,改变空气弹簧帘布层的弹性模量和帘线角,然后用实验分析其在变形情况下的力学性能。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空气弹簧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对应的内部压力。有限元方法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通过观察爆裂性胸腰椎胸腰段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评价椎管狭窄程度、后凸畸形对神经损伤的影响及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4例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例,经过随访半年到6年(平均2.6年),回顾性评价ASIA评分、椎管狭窄率、后突角与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144例病例中有47例有神经损伤及其伤后ASIA评分平均为32(0-50分),随诊结束时平均为44.2(24~50分),除2例死亡外,总恢复率达68.6%.A组(无神经损伤)、B组(不全瘫)、C组(全瘫)3组之间的椎管狭窄率、后突角无显著差异性(P>0.05);椎管狭窄率、后突角与伤后ASIA评分、最后ASIA评分和恢复率三者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椎管狭窄率和后突角不能完全作为评价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后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trategies of nerve regeneration and cell-based transplantation are valid based on animal models of spinal cord injury (SCI).To apply these strategies and bridge spinal cord defects,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e localization of lesions during spinal cord surgery is necessary.The aim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to evaluate the capabilities of ultrasound backscatter microscopy (UBM) in identifying morphologic changes after SCI.After laminectomy,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 images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obtained in one normal and seven spinal cord-injured adult Wistar rats using a UBM system with a 55-MHz center frequency scanner.Comparison between histoanatomic and UBM images was also perform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BM can identify cysts after the experimental SCI is removed in adult rats.In addition,the glial scar formed in secondary injury showed obvious hyperechoic speckle in the UBM image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histoanatomic image.UBM has obvious clinical value in nerve regeneration and cell-based transplantation strategies in injured spinal c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