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104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748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Landsat TM遥感影像得到两期(1992年、2001年)1:10万土地利用图.基于GIS的叠加分析功能,建立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并结合DEM,定量研究了该区域近十年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是草地和耕地,...  相似文献   
162.
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选取8个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评价指标,构建"产城融合型"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运用特尔斐法和目标值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土地利用潜力进行测算。结论显示:该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度分值为88.40,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分别为:449.24hm2、266.99hm2、120hm2,表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较好,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仍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63.
基于Markov-CA的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莆田市涵江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模型进行研究,将基于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和元胞自动机(CA)模型优点有机结合,建立涵江区土地利用Markov-CA模型。利用2005年、2010年涵江区土地利用影像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特征,对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进行模拟。采用Lee-Sallee形状指数作为Markov-CA模型评价指标,评定模型精度。通过实验结果分析,2012年形状指数,证实基于Markov-CA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方法精度较高,模拟结果可作为涵江区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4.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存在城镇拓展空间紧缺、农村建设用地却低效利用的现象.为了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亟需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空间优化配置以释放空间效应,增加经济供给.首先,阐述了优化配置与适宜度评价间的关系;其次,以栅格为空间单元对城镇土地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适宜度进行评价,并考虑城镇土地扩张的连续性与居民点整理的可操作性,分别划定了新增区与拆旧区;最后,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前后的数量及布局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优化配置后,城乡建设用地平均适宜度由61.67提高至64.26,效益有一定提高;优化配置后城镇土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为495.81km2,344.49km2,空间分布更加集聚有序.  相似文献   
165.
龙荣 《科技信息》2012,(13):28-29,60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是一个需要满足多种目标与约束的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现有的方法难以将各种目标与约束合理地纳入统一框架,实现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一体化土地规划。本文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本体知识库,有效地纳入专家知识与领域规则,并将本体知识库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创建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将方法应用于福建省武平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能很好地辅助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增强土地规划过程的科学性与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拟对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手段后的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利用GIS技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评价数据结果和土地整理区域的适宜性评价数据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数据叠加后得出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整理区域适宜性结果。研究结论:通过初步探索,叠加生物多样性评价因子与土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167.
将用地规划与土地分类估价相结合,以规划用地类型决定评估对象的适宜方向.提出反映规划、地价及宗地评估所需内容综合图件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8.
随着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宾川县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AHP方法对宾川县城乡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宾川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安排合理空间,对指导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9.
基于气候和土壤要素的中国耕地适宜性指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土地利用的重建工作主要分为数据重建和空间重建,而建立具有空间指示作用的参数对于历史土地利用的空间重建具有举足轻重的指示意义.本文基于此想法,参考前人经验,构建了一套耕地适宜性指数,作为历史土地利用空间重建的基础.首先通过分析影响耕地时空分布的多种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从中厘定土壤和气候这2个关键要素,然后基于此构建了一套计算耕地适宜性指数的方法.通过获取的气候适宜性与土壤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图与实际土地利用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这2个要素的一定代表性.本文最终的结果代表自然状态下耕地分布的最初可能性,具体特征有:1)对耕地分布起影响的气候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的块状分布;2)对耕地分布有影响的土壤适宜性比较零散,但是大体还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3)对于不同地区耕地分布,影响的主导因素有区别,西北为土壤要素,东南为气候要素;4)耕地适宜性最高的地区基本集中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而青藏高原地区的适宜性最低.结合人口、经济等因素,这样一套耕地适宜性分布图对历史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有重要的空间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0.
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方面构建南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分析2009-2013年南县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总体而言,2009-2013年南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恶化趋势,由临界安全等级降为不安全等级;就子系统而言,压力子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虽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但仍处于非常不安全等级,状态和响应子系统都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由不安全等级降为非常不安全等级;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为响应子系统,其中城市化率、单位播种耕地粮食产量、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水土协调度、第三产业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为主要因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