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9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342篇
系统科学   472篇
丛书文集   203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8079篇
自然研究   1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569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10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我国居住小区的模式、规模、结构、布局等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高等学校实验室及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高校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海子及其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特殊的文化存在。本文尝试着从存在的表象/幻象、丰盈的想象/幻想、诗意言说方式、神性体验和神性光辉四个方面对海子的抒情短诗进行解读,并探讨和说明海子及其诗歌在诗学理念和美学实践上与梵高、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等人的精神渊源关系。有所发明的是把海子诗歌的幻象体系与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四重世界整体相联系,以及在分析归纳后提出了海子诗歌独特的“诗意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34.
讨论了仿生学方法在社会生命系统的宏观序结构模型中的应用 ,分析了社会生命系统的宏观动力结构 ,为复杂社会系统宏观控制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型 .  相似文献   
35.
使用Gaussioan94程序包,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对甲烷(CH4)与水分子(H2O)之间的所有相互作用方式进行优化.通过电子布居分析,发现在电子给予体O原子和电子接受体H原子间存在氢键,氢键的键长约为0.2574nm.振动模式分析表明,只有一种加合物是稳定的,势能面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6.
简述了虚拟组织创新机制的涵义,指出虚拟组织的技术创新是合作式创新模式,继而分析了这种创新模式的特点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方法,包括费用/效益比分析法和谛尔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叙述了微波铁氧体双模新器件的原理和性能,这些新器件在现代雷达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微波高频设备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途。  相似文献   
38.
滑动支座竖向动反力对桥梁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滑动摩擦支座的特点建立了可以考虑支座向动反力对摩擦力影响的双向滑动支座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支座模型,通过算例对竖向动反力对支座滑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竖向动反力对于桥梁结构地震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应在计算中考虑。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了高师院校数学学习模式的现状,提出改进学习模式的若 干建议。  相似文献   
40.
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现代技术的“双刃剑”效应需要人们理性的思考和认真的对待。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阐述了技术不同于科学的内涵、负面效应及人的责任;从分析技术悲观主义、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审视技术价值观的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并要求在意识、科教、法律与道德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