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9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系统科学   113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799篇
自然研究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爆炸动力学理论和岩石断裂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岩石破中的能量平衡问题,并给出了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平均爆破块度随岩石的单位表面能的增加而增加;计算结果表明,炸药破碎岩石能量利用率仅占炸药总能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讨论形状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方法。根据逐次逼近规则评定理论,将传统的静态评定方法发展为动态评定方法,给出形状误差最小条件的统一判别准则和计算设计方法。并以直线度误差评定为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欠逼近规划方法在形状误差中的应用,从而实现计算机的智能判别和仲裁。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聚合条件对多组份共聚乳液粒度分布的影响,采用光散射粒度分布仪研究了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体系在复合乳化剂存在下的乳液聚合行为.探讨了聚合温度、乳化剂配比、乳化剂浓度、单体配比、MAA含量等对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合温度降低和油溶性单体St含量增大均使乳液粒径变大,而乳化剂的配比和浓度对粒度分布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24.
运用量子统计要函数方法和久保公式分别计算一维金属线、二维金属薄膜的杂质散射电导率,计算结果表 尺寸金属系统的电导率跟金属系统上有关,具有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25.
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激光测试技术对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孔介质上所形成气泡的 Sauter平均直径随通气量的增大而减小;液相中盐或醇的引入使形成的气泡直径明显减小。使用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单一孔上气泡形成模型难以描述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规律。为了描述微孔介质上气泡形成过程,不仅要考虑孔径减小带来的影响,而且要考虑操作条件及体系性质的变化对实际生成气泡的“有效孔”数目及当量直径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PP/T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TiO2复合材料,并研究了TiO2的表面处理、含量及粒径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两大主要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酯类偶联剂能很好地改善TiO2粒子与P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经表面处理后的纳米TiO2所填充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普通TiO2(微米级);而且处理后的纳米TiO2在填充量为4%时对PP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采用BP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及其改进算法对传感器特性进行补偿,有效地改善了BP传统算法收敛慢、容易收敛到局部最小点的缺陷,并编制了训练程序.结果表明,经BP改进算法处理后,传感器性能大幅度改善,网络的收敛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28.
化学法制备微米铜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H3-NH4Cl体系中,以NH3为配合剂,利用铜自身的还原作用,通过岐化反应制备微米级铜粉,其中一定比例的铜粉粒度接近纳米级,在空气中相当稳定.NH3的浓度及pH值的控制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0℃,pH为11.4,NH 4的浓度为0.1mol·L-1,NH3的浓度为12.5mol·L-1;硫酸的浓度和酸化的时间影响产物的粒度,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加酸流速为4mL/min时,产物粒度最小.  相似文献   
29.
针对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数据量较少的非平稳性误差进行随机序列建模预报。提出了贝叶斯动态测量误差序列的预报方法。该方法不要求较大的数据量,对序列平稳性无限制,而且在预报过程中间隔插入标准量能有效提高预报精度。设计了一个光栅测长仪动态误差测量实验系统,利用贝叶斯预报方法对其动态误差数据进行建模预报,验证了贝叶斯预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利用图在曲面上的嵌入特征,特别是面的度的大小,研究图的最大亏格的下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