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3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107篇
教育与普及   3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726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在硫酸钡微晶对毛细管内壁改性的基础上,系统制备了甲基环糊精与不同混合固定液的毛细管色谱柱,从柱的分离选择性,惰性,柱效和分析准确性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环糊精的分离机理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乘子方法应用于混凝土坝基渗流系统最优控制的计算,构造了其逼近程序,并证明了这种方法在适当的Hilbert空间中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73.
三峡升船机塔柱筒体结构温度配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现有温度配筋方法的不足,采用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根据使用阶段最大允许裂缝宽度来合理配置的温度钢筋;并运用这一概念对三峡升船机塔柱筒体结构的温度配筋进行研究,分析了配筋量与裂缝开展、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合理的温度钢筋用量,和现有的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4.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Darwin模型下的徐变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徐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Darwin模型的徐变计算方法。给出了混凝土未开裂和开裂时的徐变计算公式。实际工程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5.
76.
利用芜湖市城区南部的砼预制桩静载试验资料,参照有关规范,根据统计学的有关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分析计算,能够得出不同的桩基参数取值方法对承载力取值的影响,并制定本地区砼预制桩桩基参数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77.
流态混凝土高效减水剂CAN与水泥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流态混凝土试验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的角度研究了流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质量,认为流态混凝土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影响流态混凝土品质的关键因素。通过高效减水剂CAN与水泥适应性试验,分析石膏形态、水泥凝结与坍落度损失的关系、碱含量对水泥水化的影响、高硅酸二钙水泥与坍落度损失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水泥不适应性与外加剂的品种、作用机理、原材料的选用和制造工艺、胶凝材料的成份、细度、水泥磨细阶段的差异有关,同时还受环境温度、加料方式和外加剂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徐变对圆柱形预应力混凝土油罐的影响;导出了适用于考虑圆柱形预应力混凝土油罐预应力损失计算的公式;其成果可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梁文龙 《山西科技》2005,(4):83-83,9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简称鄂北)工区钻井技术已配套成龙,优选的井身结构经济效益明显;3KP钾基聚合物钻井液、TG无固相完井液可保证井内安全;低密度水泥浆技术已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0.
从正常服役状态的角度,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以受压构件作为材料受力状态的模拟对象,考察了非破坏振动环境对粉煤灰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非破坏振动作用虽不引起材料宏观强度上的破坏,但将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劣化,并且分析了混凝土抗渗性能劣化的原因.对比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在非破坏振动环境中的抗渗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当粉煤灰掺量(粉煤灰质量/(水泥质量 粉煤灰质量))从10%增加至20%时,抗渗性能的提高比较显著,当粉煤灰掺量超过20%后,粉煤灰的增加对抗渗性能的提高作用减小;具备抗非破坏振动特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应该大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