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系统科学   90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6355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长期困扰油脂工业界的问题之一是油脂回色,学者们对此研究较多,主要从原料品质、油脂本身含有的胶溶物质、脂氧酶、活性物质及精炼工艺等对油脂回色机理、影响油脂回色因素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将脱色阶段使用的酸化白土的用量和质量(活性度、金属离子、粒度)等主要因素对油脂回色原因的探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效防范措施,以期能为油脂行业对回色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高校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多,校内用户对消息推送平台有了新的要求:移动化、智能化和扩展化.为实现该需求,本文从目前高校现有的消息推送方式出发,分析有两种可行的方法:第一为建设资源池应用,整合全校移动应用至资源池,使用投影的技术将数据推送至用户移动终端;第二为以微信应用的用户群为基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定制开发,实现消息推送、信息查询、交流互动.这两种方法操作便捷、用户体验友好,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将为师生教学、办公、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宜.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广泛分布的咸化湖相盆地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环境意义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地层生油岩及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等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咸化湖地层中有机质的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组合 )特征 ,既不同于淡水湖相地层中的有机质 ,又与海相地层中的有机质存在明显的差别 .进一步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地球化学成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并对其中部分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指相意义作了探讨 .通过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特征和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分析 ,初步认为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咸化湖盆咸化湖泊的形成与海浸作用没有直接的联系 .  相似文献   
994.
 目前能够过套管测量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主要有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中子伽马注钆测-渗-测、脉冲中子-中子测井(PNN)等。综述了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原理、技术应用、适用性及实例,总结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剩余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碱水驱油过程申乳状液的流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和含油率对流变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降低政治风险,苏丹6区F油田采用了稠油有限携砂冷采的开采方式,进行了有限携砂冷采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采用三维三相耦合油藏地质力学模型模拟地层出砂的渗流情况,采用网络模型来描述蚯蚓洞的生长。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形成了适合于Fula油田特点的稠油有限携砂冷采工艺技术:采用割缝筛管完井形成天然砾石充填达到防大放小有限出砂的目的;螺杆泵采油诱导地层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提高地层渗透率。研究成果在苏丹6区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口油井平均产量从抽油井的25t/d,提高到85 t/d,全年产油35万吨,增产原油24.5万吨。  相似文献   
997.
Carbon dioxide reacts with porous media while flowing through them enhancing their permeability. Its flow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effects were studied in synthetic cores, natural cores and microtubes with an inner diameter of 5 μ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H2O-saturated cores (containing carbonate ingredients) was enhanced by increasing the injection volume of a CO2-H2O solution. This enhancement is attributable to carbon dioxide's corrosion, which is justified by SEM scanning. The same phenomenon occurs with a CO2-H2O solution in microtubes, but for a different reason. The gas flow velocity of carbon dioxide in microtubes was approximately 100% faster than that of nitrogen because of the scale and the squeezing effects. Carbon dioxide molecules dissolved in water accelerate the diffusion rate of water molecule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which in turn diminishes the thickness of the water film and enlarges the effective pore size. This flow behavior facilitates the injec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for oil-displacement and formation energy buildup purposes. This behavior also increases the potential for carbon dioxide channeling or release from th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98.
建立定点高斯热源作用下TIG熔池的三维瞬态数学模型,考虑焊接熔池内各项散热、焊件内部及表面传热、相变潜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随温度变化等问题,运用FLUENT软件及其UDF的二次开发功能,模拟不同氧含量对熔池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张力温度系数发生转变时的临界温度对熔池温度场和速度场有着决定性影响,该临界温度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氧含量增加逐渐向熔池中心靠近.随着临界温度线的转移,表面张力发生改变,熔池内的Marangoni对流也因此改变,进而使得熔池形貌从低氧含量时浅而宽的形状变成为高氧含量时的深且窄的形状.  相似文献   
999.
可逆式动压推力轴承新型结构最优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将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中的新型可逆式动态推力轴承结构,即采用改变摆动瓦两侧波纹管压力差和支承摆动瓦的球面油垫的压力分布以实现压力中心可调的侧推轴承结构。应用有限元法对二维Reynolds方程进行求解计算,从而求出这种新型推力轴承的油膜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找出了在hmin=C时的最佳油楔角及与之对应的最大承载能力,并对这种轴承的参数进行实验证验。  相似文献   
1000.
Oil and gas have long been regarded as key elements for any industrialized country. China's economy and social security are largely dependent o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Nowadays,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various ways of efficiently developing oil and gas reserv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novel jet techniques in well-drilling, well-com- pletion and fracturi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rough years of effor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area. Not only has the systematic theory of novel jetting been established, but also its application has been proved practical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opics of the self-resonating cavitating jet, the abrasive water jet, and the supercritical CO2 jet, in respect of theorie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