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5篇
系统科学   49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73篇
综合类   1467篇
自然研究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凤仙白粉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凤仙白粉病菌使凤仙花科植物叶片出现白色病斑.对河南商丘地区的凤仙白粉病菌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病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或桶形,大小为22~28μm×16~21 μm.分生孢子梗直立,圆柱形,简单不分枝,包含1个足细胞,1~3个远基细胞,3~6个排列成链的桶形分生孢子,大小为112~180 μm×9~1...  相似文献   
72.
为检测动物血细胞的形态参数这一生理指标具有区域性,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图示、描述和比较.结果表明:分布于不用地区的中华大蟾蜍各类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3.
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对采自贵州省各县市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植物标本(300余份)的鉴定,经统计贵州省地萼苔科植物现有18种l变种,其中中华裂萼苔Chiloscyphus sinensis、爽气裂萼苔C.fragrans为贵州新记录.根据各个种的形态特征,编制了该科的分种检索表,并对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  相似文献   
74.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浮力调节装置实验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为了使控制器参数能够适应系统模型的改变,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整定PID控制器,针对其液压系统中的多余压力提出了基于结构不变性原理的控制策略.对实验系统的控制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克服多余压力和模型参数时变2大控制难点,在不同的工况下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75.
通过形态观察、巢式PCR和SSR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二甲酯(DMS)处理对毛泡桐丛枝病幼苗植原体及泡桐DNA的SSR扩增位点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5 h或质量浓度大于25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以上仍成活的幼苗其形态上可转变为健康幼苗,但15 mg/L硫酸二甲酯处理5 h时形态健康的幼苗仍有丛枝病植原体的存在,而其余浓度处理后存活的幼苗内则检测不到植原体;质量浓度大于150 mg/L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以上的幼苗全部死亡。此外,毛泡桐丛枝病幼苗、健康幼苗和DMS处理后形态健康幼苗DNA的SSR扩增位点相同。  相似文献   
76.
籼稻是亚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广为种植的主要栽培稻亚种,同时也是我国杂交水稻恢复系的主要来源.研究籼稻亚种内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栽培稻亚种内的分类和演化以及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36个SSR标记对1582份籼稻地方品种的群体结构和地理生态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所做基于模型和基于遗传距离的群体结构表现一致,即早籼稻生态型可划分为4个地理生态群,中间型生态型可划分为3个地理生态群,晚籼稻生态型可划分为2个地理生态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空间隔离是形成地理分化的主要原因.地理生态群既体现了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又是对不同生态环境适应的反映,可用于籼稻亚种内杂种优势群划分的依据.根据SSR标记在各个生态型及地理生态群的基因型分布,筛选了可用于鉴别各生态型和地理生态群的SSR特征等位变异并建立了相应的SSR分子判别式.通过SSR分子判别式选择籼稻的中间类型开展籼粳杂种优势研究以及选择不同地理生态类型开展籼稻亚种内杂种优势研究,有助于突破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障碍和加强籼稻亚种内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77.
78.
根据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定量测试结果所反映出的变化规律与构造应力变化规律的相互关系,从构造地球化学的动力调整分异原则,提出并解释了构造应力对类质同象代替的微妙影响。  相似文献   
79.
本文报道柳天蚕蛾多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形态特征,组织病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1985年10月从昆明大观楼柳树上采集的柳天蚕蛾自然罹病幼虫体中分离到一种多粒包埋(MEV)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多角体呈不规则的多角形,大小不等,直径约为2.013±0.138μm。多角体在宿主细胞核内形成。病毒粒子在多角体内除少数为单粒包埋外,多数以2~15个核衣壳包埋成束,病毒束直径约为271.43±121.43nm,经弱碱处理而游离的病毒核衣壳杆状,微弯曲,两端钝圆,大小为433.34±33.34×77.5nm。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杆状病毒属(Entomopoxvirus),A亚群(Subgroup A)一种。缩写AsMNPV。用2-2000PIB/ml AsMNPV感染柳天蚕蛾3龄单个幼虫,7天后死亡率为28.2~98.0%,LC_(50)为6.82PIB/ml。用9.6-9.6×10~7PIB/ml感3龄群体幼虫,7天后死亡率为29.52~100%,LC_(50)为7.0896×10~1PIB/ml。用9.6×10~7PIB/ml分别感染1~4龄幼虫,9天后备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97%、95%、90%和70%。生物测定结果表明AsMNPV对柳天蚕蛾幼虫有很高的致死率,其幼虫对AsMNPV的敏感性,随虫龄的增大而递减。  相似文献   
80.
光敏核不育杂交稻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等电点聚焦电泳测定酯酶同工酶以鉴定光敏核不育种子纯度;胚芽的酯酶同工酶谱能真实地显现该品种的特征,用作种子的鉴定材料为好;Ks-9/T370为互补型同工酶谱,而W6154/特青为杂种型酶谱;严重劣变的种子,在等电点聚焦电泳下,仍能保持该品种特征的酯酶同工酶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