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3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人才兴国是文廷式变法维新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他对晚清人才稀乏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提出了“达民情、教人才、乃立国之本”的主张,并就如何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卓越见解,并为之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2.
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级官吏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执行者,政治上的特殊性必然会在经济收入上反映出来,晚明官员的收入主要由官俸收入、地产收入、经商收入及灰色收入构成。另外,晚明社会,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形式的收入来源外,一部分官员还因战功显赫、理政有嘉,在宴会、典礼、巡幸、节日中均可受到皇帝的大量赏赐,有时数目极大,尤以辅臣及讲官集团更具代表性。不仅如此,晚明各级官员的收入对官员自身和其家庭,甚至是晚明社会均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3.
官司德建设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和首要环节,巳引起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它关系党风、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我国官德建设作出努力,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
17~18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学者们把研究中国文化同抗拒宗教愚昧、怀疑皇权神圣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文化观以培尔、莱布尼茨、伏尔泰为代表的由比较而认同赞赏中国文化;以马勒伯朗士、维柯、休谟、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由比较而批评中国文化;以狄德罗;魁奈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则整合上述两说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理性的批判与评估。这种由赞赏到指斥最后臻于理性评估的正、反、合过程表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5.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台湾,中国文人传统的精神活动空间已被现代化进程侵蚀殆尽。高阳却以历史小说为工具,力图保有一份文人传统的优雅、闲适情致并争取社会的认同。他的历史小说既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又加以合理化修正和雅化处理,其作品对传统与现代、通俗与高雅的调适为当代历史小说创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6.
古琴,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乐器,一千五百年来一直被士所推崇,二者互为作用共同形成了了异常深厚而又丰富的文化积淀,并成为融合中国古典哲学、文学、史学等传统文化的综合文化、震颤人心的心灵文化。  相似文献   
97.
与清末其他谴责小说不同的是,刘鹗并未将贪赃的"清官"作为批判的对象。且与历史上揭"清官"罪恶的同类题材作品相比,《老残游记》在形象塑造、批判力度及理性思考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98.
憨山在学法和弘法过程中,曾与不少官宦贵戚结交,形成了一种儒佛互补、僧俗互动的态势.憨山通过交游,不仅向这些官宦贵戚传播了佛法,还依靠这些官宦贵戚更方便地传播了佛法,实现了以佛入儒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有关我国情报学研究学者近10年的分布状况,应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版作为统计源,对2000—2009年情报学研究方面的期刊论文分别从文献量、文献学者分布、合作发文、学者h指数等几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0.
清军入主中原后,大量吸纳明朝的文武官员,为清朝迅速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也把明末官场中的贪污成风的陋习继承了下来。顺治帝亲政后,开始制订相关政策对官吏贪污进行打击限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