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烷酸具有来源广、毒性强、难降解等特点,是油砂热碱蒸汽提炼沥青产生的尾矿废水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于其很高的质量浓度(40~120mg/L)和复杂的环状及侧链结构,传统的理化降解如热解、臭氧氧化、催化氧化等处理方法具有很多弊端。生物降解技术由于其降解效率的高效性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产物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环烷酸污染治理技术。本文分类探讨了微生物降解具有不同碳原子数、环数和侧链分支程度的环烷酸的机理和效率,对影响环烷酸生物降解效率的微生物菌属、酶的活性、环烷酸种类和浓度以及微生态条件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微生物降解环烷酸的最适环境条件。植物修复不但能够改善景观,还可以和微生物联合作用,从而大大提高环烷酸的降解效率,因此降解环烷酸高效菌株的筛选培育、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成为今后处理尾矿废水中环烷酸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2.
通过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初始相对密实度、黏土掺量及固结方式对含细粒砂土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纯丰浦砂试验结果表明,中密和密实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呈持续应变硬化特性,孔压先增加后减小到负值,只有在极松散(密实度Dr=5 %)情况才出现持续的应变软化。掺入一定量上海黏土的丰浦砂试样试验结果表明,在细粒含量不高条件下,细粒含量增加导致砂土更易发生应变软化。基于试验结果以及计算得到的二阶功变化情况,获得了砂土静态液化失稳触发点对应的应力比。该应力比随试样初始密实度增大而增大,随细粒含量增加而减小,说明砂土越松散、细颗粒含量越高越易触发静态液化失稳。  相似文献   
83.
油砂储层内大量发育的毫米至厘米级泥质纹层会显著降低热采开发效益。为明确泥质纹层的发育特征,以加拿大麦凯河油砂区块下白垩统McMurray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泥质纹层定性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类别泥质纹层的岩心照片,利用Matlab软件开展了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统计了6类泥质纹层的泥质含量、纹层厚度和发育频数等定量表征参数,有效地将泥质纹层定性研究成果定量化。结果表明:6种泥质纹层的单条纹层厚度变化范围为0.2~6 cm,发育频数为32~95条/m,泥质含量为9%~51%。在形态学处理过程中,图像二值化的分割阈值是影响参数精度的主要因素;对图像进行先腐蚀后膨胀的形态学运算能够在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去除无效噪点。提出了将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岩心照片的定量研究中,为充分挖掘岩心照片信息和提高资料处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消耗及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通过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液体燃料和有机化学品的研究日益受到青睐.本研究以硫酸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沙柳,对其进行醇解液化.考察溶剂浓度、反应温度、沙柳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液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出较优液化条件.当溶剂为无水乙醇、液料比(mL:g)为60:1、反应温度为170℃、硫酸浓度为0.06 mol/L、反应时间为2 h 时,沙柳的液化效果最好,液化率达90.94%.  相似文献   
85.
用神经网络残余Kriging预测场地液化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残余Kriging的场地液化势数据预测模型.利用传统的地质统计学方法中的交叉验证技术来寻找网络参数Spread.在最优网络参数下,GRNN网络较好地映射了场地液化势的非线性趋势,再借助于Kriging对残余分量进行数据空间结构分析和估值.计算结果表明,GRNN网络预测的非线性趋势较好地刻划了场地液化势数据的全局特征,其非线性映射能力要高于趋势面技术.去势后的场地液化势残余分量满足本征假设条件,可以很方便地用Kriging方法来估值.本法可以嵌入岩土工程决策系统对未勘察区域进行场地液化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86.
饱和砂的动孔压演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DS 10 Hz/20 kN双向振动三轴系统,对饱和砂进行不排水动三轴液化试验,研究了液化进程中动孔压的发展规律,并阐述了动孔压的演化机理.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适用于饱和砂的动孔压应变模型.该模型直接和动力分析中应变幅相联系,能够弥补应力模型的不足,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等压固结条件下,动应力和固结压力对动孔压比与动应变比的关系影响较小,动孔压发展规律可近似用同一模型表示.不同动应力和固结压力作用下,饱和砂土动孔压的增长模式用Seed提出的孔压应力模型描述时,试验常数可取相同值.  相似文献   
87.
从我国煤制油技术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分析入手.认为煤制油技术取得成功关键依赖于新创新模式的采用,即中外产业联合、企业和国外研究机构合作、本土企业吸收外部人才的自主研发。3种不同的模式最终都取得了煤制油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国完全掌握了煤制油的核心技术,为煤制油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种不同的模式包含共同特征:企业技术创新已经突破了传统封闭创新模式。一种以吸收外部知识资源促进内部技术创新的开放式创新正变得越来越有效。从理论上分析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并提炼实现开放式创新的4条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8.
高性能环保型木质素基酚醛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酚化技术制备了低成本和低游离酚、醛的木质素基酚醛胶粘剂(LPF).利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加料方式对传统酚醛树脂(PF)胶粘剂游离酚、醛的影响;实验考察了酚化木质素以及用木质素酚化产物代替苯酚制备LPF胶的影响因素,优化得到高性能环保型LPF的配方工艺;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了木质素在酸催化条件下酚化改性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木质素分子在酚化条件下发生降解,通过酚化反应羟基含量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环结构;以苯酚为液化试剂,用浓盐酸作催化剂、浓盐酸用量为3%、液化温度为120℃、液化时间为10min、酚木比为2:1,酚化得到的木质素酚化液,在酚醛比为1:1.8时,甲醛分3次加入、碱液分2次加入,制备得到的LPF具有比传统PF更低的游离酚、醛含量、优异的胶合性能和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89.
刘萍  何传聪 《科技信息》2010,(33):41-42
运用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进行地震液化判别皆用到粘粒含量这一指标,因此准确地测定粘粒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粘粒含量与液化判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煤液化技术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供需形势下尤为重要,其中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煤液化理论的拓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考虑了煤液化过程中可逆反应的存在,基于集总动力学的方法,提出了神华煤直接液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了引入多重退火交叉策略的遗传算法估算参数值。通过估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该遗传算法对于集总动力学参数的估值很有优势,而且所提出的动力学模型反应网络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