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62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2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10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991.
通过对不同沥青混合料GTM旋转压实试验各项参数的研究,并将其与相应的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利用GTM旋转压实试验得到的压实曲线参数K1(从开始压实至97%密实度间的压实曲线平均斜率)可以较好地表征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稳定性能,其与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的蠕变劲度模量指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在0.90以上,参数K1可以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抗高温稳定性能的一种简易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王枫  许有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1):13516-13521
为了研究多聚磷酸(PPA)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疲劳性能,制备不同掺量的PPA改性沥青,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温度扫描、时间扫描和频率扫描试验,分析各掺量PPA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和车辙因子(G*/sin δ)随温度、荷载作用次数和加载频率的变化关系,G*下降到初始值(G0*)的50%对应的加载次数作为疲劳指标表征PPA改性沥青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的G*值和G*/sin δ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即温度越高,沥青抗剪切变形能力和高温稳定性越差,当温度超过64℃后,持续提高温度对二者基本无影响;PPA改性剂能显著提高沥青的抗剪切变形能力和高温稳定性,2.0%掺量PPA改性沥青的G*值和G*/sin δ是70#基质沥青的2.5倍;PPA掺量越高,改性沥青疲劳寿命越大,沥青抗疲劳性能越好,PPA改性沥青疲劳寿命与加载应力在双对数坐标中具有较好的线性递减关系,线性拟合优度R2大于0.9。此外,PPA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抗剪切变形和弹性恢复能力,尤其当加载频率较低时,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3.
为提升道路场景语义分割的性能以及实际应用性,本文将传统的图像处理算法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的轻量级道路场景语义分割网络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颜色空间转化、图像均衡化、边缘检测等算法来对图像多种特征信息进行增强;其次,以深度可分离卷积为基本单元搭建高效率特征提取结构,对特征增强后的图像进行信息融合和提取,并结合跳层上采样操作完成初步分割;最后,引入边缘检测支路来对分割图像的目标边界信息进行细化,保障网络高精度分割。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分割精度、计算效率上得到了较好的平衡,同时,在实际变电站道路场景应用中,该网络也能实现高效语义分割,为巡检机器人提供有效的道路信息。  相似文献   
994.
路网模糊流量条件可靠性瓶颈逻辑割树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故障树方法的逻辑思想与图论的割集理论 ,研究了在一定时间范围里 ,路段模糊流量条件可靠性评价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路网模糊流量条件可靠性瓶颈的逻辑割树模型 ,提出了相应的“瓶颈算法”,并作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可以为自然条件复杂的海滨城市道路绿化和廊道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连云港市为例,对道路绿化常见的55个树种进行科学监测、调查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5个一级指标:生态性、景观性、适应性、经济性和负面性,在此基础上设置30个二级指标,对各指标进行量化打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和赋值,建立海滨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明确树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势,并以最终得分对树种进行逐级分类。【结果】生态性方面,遮阴降温权重值最高(0.513 7);景观性方面,叶色、叶量和花的权重值最高(0.181 8);适应性方面,抗风、抗病虫害和耐盐碱性的权重值最高(0.174 0);经济性方面,指标层苗木价格和养护强度权重值均为0.4;负面性方面,飞絮花粉权重值最高为0.6。准则层各权重值中,生态性、景观性和适应性均为0.3,占比90%;经济性、负面性权重仅为0.05。评价结果表明,树形高大、枝叶浓密、抗逆性强的树种具有更高的评价得分。【结论】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海滨城市绿化的主要目标。在树种选择时,应加大乡土树种应用比例,并在今后的道路绿化上作为骨架树种重点推广使用,同时应统筹考虑养护管理的经济性和飘絮花粉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建立了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多刚体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通过道路试验得到仿真所需要的激励,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垂直方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评价目标,在频域里运用正交试验技术对悬置系统的刚度阻尼进行了匹配。最后在时域里分析匹配后悬置动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匹配方案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97.
履带车辆路面激励响应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吉胜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9):2494-2497
用新一代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建立了某军用履带车辆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将路面不平度和车辆行驶速度相结合,以路面激励的形式作用在负重轮上,利用该模型对车辆在C、D、E、F级路面上的行驶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出了车体的响应。其结果可为车辆的平顺性研究及车辆悬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结合城市交通路网中移动对象沿道路运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路网的移动对象定时更新模型及其位置更新策略.该模型实现了高频采样时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筛选以实现数据压缩,低频采样时根据路网拓扑结构和对象运行轨迹对数据进行补偿以提高教据精度.同时,它能够支持历史查询,当前查询和预测查询,并对中断信息进行处理.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保存的轨迹信息更接近于实际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建立沥青混合料二维劈裂(indirect tensile, IDT)试验模型,研究集料模型、集料形状、空隙率,以及加载方位角等因素对混合料低温劈裂虚拟试验结果(劈裂强度和最大水平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低温虚拟劈裂试验时,集料模型对数值模拟计算效率、内部结构中的接触力链和裂纹扩展路径等有很大影响;实际边界模型较等效椭圆形与等效多边形模型其数值模拟结果变异性较小;空隙率大小对劈裂强度及水平向最大拉应力有显著影响,随空隙率的增大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不同加载方位角下的劈裂试验数值模拟结果呈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YOLOv7是目前目标检测任务中性能较优的模型,但在处理遥感影像中的道路交叉口时,出现目标背景复杂、先验框定位误差以及模型训练参数量增多的问题。针对复杂场景的道路交叉口提出一种结合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与轻量级YOLOv7的遥感影像道路交叉口检测模型。首先,使用归一化高斯Wasserstein距离与CIoU(complete-IoU)进行先验框定位损失函数的改进,以提高网络模型对于目标尺寸的鲁棒性;其次,在加强网络特征提取模块中加入三维注意力机制,实现网络处理的特征优化;最后,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与加强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改进的FasterNet模块,提升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减少了模型训练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网络模型相比原网络模型,漏检测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准确率(precision,P)、召回率(recall,R)、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 AP)和F1分别提升了6.2%、4.9%、6.7%、6.5%,对道路交叉口的检测效果优于原网络模型。其成果对不同环境的影像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为道路交叉口检测的发展提供了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