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61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309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经过较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以贵阳市为核心的广袤黔中高原是贵州野银杏的又一集中分布区. 在北起遵义山塘,南到惠水摆金,西抵六枝、平坝,东达麻江、凯里等,除务川、盘县外的28个县市中,至今保留着野银杏种群126处.其中含野银杏森林群落2处;野银杏森林残存群落10处,野银杏残存树群28处,野银杏残存树丛8处. 胸径150~550cm的孤立木76株(处).以及特大野银杏树桩迹地2处.有头有尾,形成典型性野生群"逆向演替系列".其中含胸径400~550cm的特大野银杏8株.8株特大野银杏的性比式仍为3(♂):5(♀).表明野生群高配额雄株现象从古到今一致未变. 黔中高原为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地,不仅无人工栽植的历史、更无人工营造混交林的先例和技能,进而从反面凸显其野生性质. 黔中高原的自然环境,可视为中国银杏西南分布区的栖息原始地环境.  相似文献   
112.
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指标归结为果实因子、叶片因子、种子因子、果肉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73份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3.
114.
锦葵素、天竺葵-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是黑米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4种分子中B-4’-OH是强活性基,B-3’OH、A-5、7-OH是增效基,因其具有增效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其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5.
116.
黄酒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黄酒中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的含量论述了黄酒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7.
Relationships between D1 protein, xanthophyll cycle and subspecific difference of photodamage-resistant capacity have been studied in O.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02428 and 029 (photoinhibition-tolerance) and O. indica rice varieties 3037 and Palghar (photoinhibition-sensitivity) and their reciprocal cross F1 hybrids after photoinhibitory treatment. It was shown that PSⅡ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v /Fm) decreased, and xanthophyll cycle from violaxanthin (V), via anaxanthin (A), to zeaxanthin (Z) was enhanced 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N) increased accordingly in SM-pretreated leaves of rice when the synthesis of D1 protein was inhibited, and that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qN and, as a result, more loss of D1 protein and a big decrease in Fv /Fm in DTT-pretreated leaves when xanthophyll cycle was inhibited. O. japonica subspecies had a higher maintaining capacity of D1 protein and a decrease of Fv /Fm in a more narrow range, and exhibited more resistance against photodamage, as compared with O. indica subspecies. The above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 reciprocal cross F1 hybrids, though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ir parents, were closer to maternal lines than to paternal lin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upport the concept that the turnover capacity for D1 protein i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basis of photoinhibition-tolerance, and will provide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selection of the photoinhibition-tolerant parents and develop a new approach to breed hybrids with high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18.
大米面包的生产配方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和新产品的开发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国是大米生产大国,所以米粉面包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大米粉、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快速发酵法,结合大米粉预糊化处理技术制作大米面包;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方法,探讨了预糊化大米粉与小麦粉比例、加水量、食盐用量、发酵时间对大米面包感官评分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米面包制作的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为:预糊化米粉与小麦粉比例为1∶3.9,加水量60%,食盐量1.0%,发酵时间2.9h.结果表明,预糊化米粉与小麦粉比例对感官评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酵时间、食盐用量、加水量;加水量对面包硬度特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预糊化米粉与小麦粉比例、发酵时间、食盐用量.使用预糊化处理的大米粉制作的大米面包的感官评分和硬度指标都分别好于全麦面包和普通米粉面包,并且口感柔软,具有大米的香气.  相似文献   
119.
运用TEM、XRD等分析检测技术对SiCw的形貌结构、长度与直径分布及其应用于复合材料中的特性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SiCw产品以直晶为主,表面呈多节状,以-SiC为主要晶型,直径为0.2~1.5m,长度为30~200m。此外,作者对SiCw在矿冶工程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0.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一般可分为无花粉型、单核败育型、双核败育型和三核败育型等四种。个别不育系花粉败育方式较特殊。野败不育系的花丝和药隔维管束退化最严重,花药开裂结构的异常主要表现在裂口、裂腔分化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