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系统科学   7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201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单点系泊物体绕系泊点作360°回转的概率,统计了系泊船船向与风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一般海域作360°回转的概率是很小的;船向与风向的相关系数为0.826,因此作者认为,引起360°回转的主要原因是风,实用上可以根据主风向的回转概率或风玫瑰图来推断单点系泊物体的回转概率。  相似文献   
62.
本文根据江西,常澳辏ǎ保梗担~1980)气象资料,分析了江西风的分布特征和风能资源,分析指出:江西属季变型风向,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年盛行风向为偏北风,因此全省绝大多数城市的工厂和居民区应分别设在东、西两侧,以便减轻和避免城市污染。分析还指出:江西年均风速、风压和有效风能密度,都以鄱阳湖盆地区最大;河各地区次之;丘陵地区最小,所以鄱阳湖沿岸各县,以及庐山、井冈山和南城等是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区。  相似文献   
63.
本文针对烧结机台车栏板的工作边缘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研究了烧结工艺的相关部位,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4.
65.
对变出口截面均匀送风管道的出口截面变化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利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建立了能使风道出流流量均匀分配的变出口截面型线高度的理论计算式,讨论了影响出口截面型线高度变化的各种因素,相应的试验研究表明,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两者相符甚好。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1983年5—7月(90°E—90°W,50°N—40°S)广阔区域中850hPa纬向风(u)的周期振荡做了功率谱及交叉谱分析。对同年5—9月资料做了EOF分析。着重讨论了中期以上几种周期振荡(40天、26天、13天)的分布特征及位相传播。并且分析了40天周期振荡与大气环流和海况季节转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7.
本文叙述了气固两相流平面叶栅试验风洞的设计原理,介绍了平面叶栅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测试手段和有关技术,并给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8.
本文讨论了风力机塔架相似模型的建立,并把强风瞬时风速记录变换为符合相似条件的风模型。采用激振器对塔架模型做模拟风激振试验以及在静风荷载作用下塔架模型的光弹实验。完成上述工作,即构成了完整的风致振动的模化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9.
对1986年6月13~16日四川盆地内的暴雨天气过程中物理量的诊断分析,得出暴雨天气过程中各物理量间的特殊对应关系,指出在中纬度地区暴雨天气的激发条件不仅是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在水汽条件较充分的情况下,CISK的作用也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70.
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地形和流场实测,研究了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铁路防护体系近地面流场沿NNW-SSE方向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地形变化以及人工植被和草方格的存在,防护带内等风速线沿风向呈逐渐变疏和抬高的趋势,各高度的风速总体上呈递减趋势,风速放大率为负;沙丘迎风坡风速放大率为正,流动沙丘迎风坡风速放大率高于固定沙丘迎风坡.沙丘背风坡2.5m高度内风速放大率总体为负.防护带内的固定沙丘背风坡气流通体减速,各高度的风速放大率全部为负,平均为一1.48%/m.防护带内地表空气动力学特征发生变化,其中沙丘迎风坡地表风速廓线接近于对数率;人工植被带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显著高于流沙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