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研究了以EDTA为排代剂,用高压离子交换螯合排代法分离重稀土元素时,不同的阻滞离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阻滞离子-树脂的亲合力和阻滞离子-排代剂络合物的稳定性是阻滞离子影响稀土元素分离效果的2个因素.在稀土分离中,选择阻滞离子时,综合考虑上述2个因素,是实现有效分离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2.
非均质土体稳定性分析的广义极限平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均质土体稳定性分析是岩土工程中十分重要且非常复杂的课题,目前既缺乏严密的理论公式,也无统一的实用方法。本文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有机地将传统的极限平衡法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既能考虑土料强度非线性特征,又适用于非均质剖面等的土建筑物及地基稳定性统一分析方法即广义极限平衡法,并比较严密地阐明了方法的物理基础与解答的性质。最后简要介绍了这种方法在非均质土坡稳定性、层状地基承载力与挡土墙土压力等方面应用所取得的一些数值结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目前建筑基坑工程广泛采用的桩锚支护加降水结构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或污染环境及影响后续地下工程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水泥土防渗桩墙插型钢与可回收锚索的绿色施工技术,并进行了水泥土浆材的实验研究,以及水泥土桩的施工工艺与防渗桩墙布置形式、型钢及其插拔工艺和可回收新型锚索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4.
对包裹 式加筋 土挡墙作 用机理及 土织物 加筋土挡 墙的破 坏模式进 行了分析 在 进行 了铺 设不同土工 网格的边 坡、包裹 式加筋土 挡墙的 滑坡 试验 ,分 别得 到 滑坡 坡角 α与 土工 网 格层 数 N 的 经 验公式和根 据沉降 控制值为 判别依据 的极限 承载力试 验值 对 以土 工 布、土 工网 格 为筋 材的 包 裹式 加 筋土挡墙的 设计具 有参考价 值图5 ,表4 ,参3  相似文献   
35.
按传统基坑理论设计的狭窄基坑偏保守,造成较大的工程浪费.从基坑的尺寸效应入手,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半无限空间弹性体和无限空间弹性体的支护结构模型,模拟桩撑围护结构在不同基坑开挖深度H、支护桩嵌入深度D、基坑宽度B组合情况下的力学特性;根据抗倾覆稳定理论和圆弧滑移理论,深入分析了H、D及B与基坑稳定性的内在关...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原有高水材料存在韧性差、可收缩量小等问题,通过分析现场充填体破坏特征,运用"让抗"支护机理将充填体划分为充填体层和让压层,采用正交配比试验对高水材料性能缺陷进行改进,并对改性前后的材料固结体进行微观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施加不同支护的方式模拟试验得到充填体在侧向约束条件下最优支护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高水材料充填层28 d强度达到12.18 MPa,让压接顶层膨胀率为9.60%,引入发泡剂、纤维等外部添加物剂对材料生成钙矾石等水化产物无影响,侧向约束条件下最优支护组合表面位移仅占试样宽度的3.65%。最后,将改性后的高水材料应用现场,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侧表面位移仅为229 mm,顶板下沉量控制在216 mm左右,改性后的高水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沿空留巷要求。  相似文献   
37.
挡土墙土压力实验演示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挡土墙的位移影响土压力的分布等问题有感性的认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土力学挡土墙中的教学内容,研制了挡土墙土压力实验演示装置。该装置由开口模型箱、挡土板及位移控制装置、测压装置等部分组成,可以用于演示挡土墙的位移对土压力的分布影响。该装置在学生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
At present,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is often adopted in the design of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Geotechnical engine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while there are lots of defects. This paper first identifies the location of failure surface and safety factor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program of PLAXIS and then analy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with geogrid. The authors adopt strength reduction FEM in the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and have achieved some satisfying results. Without any assumptions, the new design method can automatically judge the failure mode of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can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axial tensile stiffness of the reinforcement stripe 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ing wall; can identify reasonable distance and length of the reinforcement stripe; can choose suitable parameters of reinforcement stripe, including strength, stiffness and pseudo-friction coefficient which makes the design optimal. It is prov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examples that this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 reliable and economical in the design of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一种新型挡墙结构—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的受力变形特性,本文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条形荷载作用下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与砂土加筋土挡墙的面板水平位移、挡墙沉降、水平土压力、竖向土压力的规律。结果表明: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与砂土加筋土挡墙的变形与受力规律相似且差值不大;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面板后水平土压力沿着挡墙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填筑阶段时,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筋材处的竖向土压力沿水平方向呈非线性分布,最大值发生在筋材中后部;加载阶段时,随着距面板的距离增大,筋材处竖向土压力先增大后减小。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与砂土加筋土挡墙的变形与受力规律相似,两者性能较为接近。由于三明治形加筋土挡墙的成本较低,在实际工程中是一种较好的替代结构。  相似文献   
40.
 为了避免损失优质煤炭资源,缓解接续紧张的状况,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对稳固顶板推行沿空留巷,对不稳固顶板沿走向布置条带煤柱护巷。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资源损失,曾经提出砌毛石墙沿空留巷技术,但当开采深度达到600—800m时几乎一半巷道的断面净空缩小到初期掘进断面的一半以下;为了进一步解决深部开采时沿空留巷的地压难题,又曾提出控制爆破切槽放顶沿空留巷技术。在易冒顶板,顶板随液压支架的移动而冒落,根本无法实施控制爆破切槽放顶。本文在分析上述沿空留巷技术变革的基础上,提出锚索毛石墙联合沿空留巷技术,即先锚索支护软帮顶板,然后毛石墙支护该锚索支护过的软帮顶板,引起部分顶板应力向底板转移,从而避免顶板过度应力集中。邱家矿井的开采实践表明,锚索毛石墙联合沿空留巷技术能经济有效地控制易冒顶板下沿空留巷的地压,但由于向底板转移的应力较大,需要多次挖底而消除底鼓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