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934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以往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多偏重于其非均质性及低孔渗的储集条件,而对于大—中容量,中、高孔渗性的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则涉及较少。近年来我国海域油气勘探表明,生物礁、滩相的碳酸盐岩天然气储层具有优越的储集条件,已日益成为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该文借鉴碎屑岩储层的一些研究方法,对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孔隙性碳酸盐岩储层的两种成岩模式。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An empirical formula is presented to upscale the conductivity of 3-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porous media,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of Iocal-seale conductivity is non-Gaussian with a high variance. The upscaled conductivity is 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volumetric proportion, the spatial connectivity and the statistical geometric length of high-permeable inclusions, and the arithmetic mean of conductivities of all hydrofacies.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to other traditional upscaling methods indicates that this empirical formula provides a better estimation of the equivalent conductivity.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tudy,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solute migration reveal that porosity also needs to be upscaled to capture the transport of contaminants in a heterogeneous medium using an effective or upscaled homogeneous medium. This is due to the tendency of contaminants to be preferrentially transported by 3-dimensional pathways composed of high-permeable materials in heterogeneous aquifer systems. The appare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tual transport velocity of contaminants and the upscaled velocity,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conductivity, forces upscaling of porosity. Further systematic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the upscaled porosity follows a non-linear trend as the content of high-permeable sediments decreases. Resultant upscaled porosity, with values varying between 0.004 and 1.5, is beyo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orosity on therep 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REV) scale. When the content of high-permeable materials is less than 30%, the upsealing of porosity is critical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a heterogeneous medium using an upscaled, homogeneous counterpart.  相似文献   
945.
对沾化凹陷沙三段泥质岩储层发育段及其围岩的岩石组分、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描述了泥质岩储层的裂缝产状及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沾化凹陷泥质岩储集层为裂缝型储集层,它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按其成因差异,泥质岩裂缝可进一步细分为构造缝、成岩缝、成烃缝3大类6小类。其中构造缝和成烃缝是泥质岩储集层的主要储油空间和渗流通道,断层消失端、断层交汇区以及断层外凸区是泥质岩储层的发育区。泥质岩储集层形成于呈拉伸状态的深湖半深湖相纹层状泥灰岩之中。较高的有机碳含量、适中的混层比和埋藏深度以及优越的地层组合是泥质岩裂缝形成和发育的内因,特定的构造环境是诱发泥质岩产生裂缝的重要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946.
地层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地层中各种不同异常高压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 ,认为不同的异常高压形成机理具有不同的作用对象和作用范围 ,不均衡压实、构造挤压、生烃增压和流体热膨胀增压是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机理 .不均衡压实增压主要在泥岩或大套泥岩内砂岩中有作用 ,生烃增压则主要发生于成熟—高成熟的烃源岩中 ,流体热膨胀增压主要发生于封闭体系中 ,三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构造挤压作用增压主要发生于压性盆地中 ,在前陆盆地山前带具有普遍意义 .流体密度差增压主要发生于油气藏范围 ,主要产生局部异常高压 .矿物成岩作用引起的超压主要发生于储层中 ,仅是辅助的异常高压形成机理 .水压头对某些盆地的超压形成有一定作用 ,缺乏普遍性 .渗透作用对超压意义不大 .实际的含油气盆地中 ,往往是某一种或几种成因占主导地位 ,而其他成因基本不起作用或作用不明显 .所以 ,必须具体盆地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47.
通过岩心自吸水实验研究 ,表明南翼山某区块裂缝性储层有强的自吸水能力 ,吸水速度快 ,在2 0h内即可达到较高的自吸水饱和度 ,终吸水饱和度平均为 5 4.5 % ,终吸水驱油效率平均为 37% ;且黏土矿物含量越高 ,吸水量越多 ,岩心膨胀越严重 ,平均体积膨胀 4 .5 % .自吸水后对储层渗透率伤害严重 ,平均可达到 81.8% .因此 ,在开发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水侵入储层  相似文献   
948.
高尚堡油田沙河街组三段Es_3~(2+3)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测井多井评价资料求取的储层参数,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高尚堡油田主体开发区Es32+3亚段储层的微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整体上属强非均质性储层,其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控制,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9.
根据240口勘探开发井的统计结果对AS油田杏河、侯市、王窑三井区长6特低渗透非均匀沉积砂体规模连片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长61121、长61122、长61123、长612、长622和长63六个小层的砂层、渗砂层、油层(含水油层)和纯油层的井数、厚度、平均厚度和视连片率的统计结果.指出主力油层长61122具有很好的连片性,其砂层和油层的视连片率分别达到88.3%和63.3%.还给出了6个小层的油水层和油层的钻遇率.其中长61122小层的油层井数、油层层数和油层厚度的钻遇率都达到60%~70%.本文的结果可以为该区的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50.
小浪底水库对孟花段水环境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水沙条件的改变入手,进行了污染源发展趋势预测,然后根据二维水质方程,以工业发展速度、工业污染负荷以及断面背景浓度为预测组合条件,预测了孟花段在2010年水平年CODCr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各种组合条件下CODD浓度均严重超标,为进一步开展水污染控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