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分析CP破坏与超对称模型,然后由超对称模型出发,认为u.d夸克有两类反夸克:F erm i型和B ose型反夸克,质子P F 1也有两类反质子P -F 1及P -B 1,且P -B 1=P -F 1 3 lS0,F([q1q2]g).当P F 1P -B 1对湮灭时,只有P -B 1中的P -F 1与P F 1被湮灭而转化的光子,l0S,F([q1q2]g)组分将被保留下来.q1,q2,g等亚夸克都只是正物质的组分.因此,宇宙中正物质应多于反物质.  相似文献   
262.
沈阳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大学与社会的联结桥梁-科技园的规划设计应反映功能的先进性、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性、科技的化内涵以及可持续发展性,沈阳大学科技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就充分的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63.
基于冲突指导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基于冲突指导的神经网络预测技术. 利用离散约 束最优的拉格朗日乘数理论, 通过采用前馈方法得到近似梯度的模拟退火技术, 避免了盲 目接受试验点. 利用松紧策略加快了搜索的收敛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 训练误差和预测 误差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64.
针对网络销售模式下的信息商品的特性,文章研究消费者异质性(最大价值差异和强度差异之和)及商品关系对普通销售、纯捆绑销售和混合捆绑销售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强度差异较小,商品间互补或替代时,纯捆绑销售和普通销售分别占优势地位;当商品间无关时,纯捆绑销售与普通销售占优概率基本相等.当强度差异等于最大价值差异时,随异质性增加,普通销售明显优于纯捆绑销售.对混合捆绑的研究给出其转为普通销售和纯捆绑销售的条件,并发现在商品间互补的情况下,当强度差异较小且两种商品最大价值差异相差不大时,纯捆绑策略占优;最大价值差异相差较大且消费者对其中一种商品偏好基本一致时,混合销售策略占优.  相似文献   
265.
目前,在国内高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鲜有规定学生违纪处分的原则。为了确保高校学生的违纪处分在法治的轨道上良性运行,必须确立和贯彻如下几项原则:处分法定原则、责罚相适应原则、处分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权利保障和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266.
介绍了目前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外延和内涵,论述了业务外包之后的图书馆办馆效益,分析了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对业务外包后的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67.
预约出行正逐渐成为重要的出行模式,为了确保预约出行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实施,交通控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因此对面向预约出行的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前沿工作进行综述。以交通控制为研究主线,对面向预约出行的需求适应性交通控制方法、保障预约出行效益的车辆控制,以及控制与服务协同3个方向的前沿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出行方式,预约出行对于出行时间可靠性要求较高,交通控制需要保障预约出行的行程时间可靠性。同时,还需要构建既有利于提升路网整体运行效益,又能保障预约出行车辆优先通行的控制方法。最后,需要推动交通控制技术和服务型交通管理技术的融合,实现交通控制与出行服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68.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 多媒体通信的业务量也随之增加,但现有的因特网传输模式不能满足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要求。资源预留机制及其协议则是根据这一要求提出并制定的。文中介绍资源预留的机制,并以资源预留协议为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