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6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77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5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108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以一软弱地基土工织物加筋土挡墙工程为实例,通过内部稳定性分析和外部稳定性分析,确定了加筋织物的长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砼空心砖面墙加钢筋砼联结条的构造设计式样,同时就施工质量与控制应采取的有关措施作出了说明。其方法和结论可供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土工织物加筋土挡墙设计与施工时参考。图1,表1,参10。  相似文献   
52.
黄土地区深路堑、高路堤合理横断面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引入黄土地区深路堑、高路堤合理横断面的系统评价中,为黄土地区深路堑、高路堤合理横断面的确定提供更加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黄土高填方路堤沉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4种条件(层重固结法,层重未固结法,孔隙水压力求孔压系数法,孔隙气压力求孔压系数法)下的最终沉降计算方法,和简化的考虑施工加载过程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方法,对某公路高路堤的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实测资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公路路堤各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固结已经完成,甚至有超固结,简化的非饱和土一维固结计算方法可以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同时揭示,公路路堤沉降监测与一般地基的沉降监测是不同的,对不同的问题应该研究布设测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依据《建筑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矩形基础的受冲切承栽力公式,进一步推导出了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有效高度h0的计算公式,使计算过程更加简单、实用;然后根据新旧规范不同公式进行计算和结果比较,建议按实际受冲切面积计算基础有效高度h0的公式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5.
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刚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正常使用时的刚度计算公式,且分析了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符合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6.
低含水率沙床的临界起沙风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对风沙起动机制的认识有限的现状,采用量钢分析法推导出对湿沙床的起沙有影响的4个无量纲数。经分析得到起沙风速与沙床沙粒粒径和沙床粘结力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沙床粘结力与含水率、沙粒粒径的关系式,得到临界起沙风速和沙粒粒径,含水率间的定量关系式。认为低含水率沙床的风沙起动风速与颗粒粒径的一次方和沙床含水率的1/4次方成线性关系,此结论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7.
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最新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预防治理沙尘暴的对策,指出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58.
改性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获得具有经济性和良好技术性能的混凝土结构,有必要研究改性腈纶纤维(以下简称腈纶纤维)对混凝土弯曲疲劳强度及疲劳极限的增强作用。用四点加载方法研究了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腈纶纤维体积分数为0.085%时,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强度比素混凝土分别提高11.7%和15.7%;当应力水平为0.90时,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弯曲寿命分别是素混凝土的22倍和29.01倍。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腈纶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优于底层只撒布一层钢纤维或只采用腈纶纤维来增强的混凝土梁。复合纤维增强混凝土适用于道路及机场跑道。  相似文献   
59.
对采用 FRP片材抗弯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 ,进行正截面弯矩 -曲率分析 ;对抗弯承载力参数进行分析 ,提出对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的建议 .分析结果表明 ,加固量、FRP片材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混凝土强度 ,以及梁的配筋率对抗弯承载力有较大影响 .用 FRP片材对低配筋梁进行抗弯加固效果明显 ,但必须考虑抗弯加固所导致的脆性破坏 .  相似文献   
60.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在某一转化率(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时体系发生相转变,体系最终的形态由相转变速率和环氧树脂反应速度所控制。本文作者研究了两种增强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对不同环氧树脂/聚醚酰亚爱体系形态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体系中纤维的存在不会影响基体相分离过程,但会改变体系的最终形态;形态的变化与纤维的品种关系不大;基体中不同组分的粘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