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1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过程普遍存在的时间较长的问题,考察了4种水溶性醌类介体(α-AQS,AQS,1,5-AQDS和AQDS)对奥奈达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亚硒酸盐过程的加速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对硒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醌类介体都加速了亚硒酸盐的还原,其中,AQDS的加速效果最显著;在pH值为8.0,温度为30℃,AQDS浓度为0.2mmol/L条件下,48h时亚硒酸盐的转化率达到100%;加入AQDS后会生成更大尺寸的硒纳米颗粒,并可能使硒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有机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改变。研究结果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修复亚硒酸盐污染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2.
构建了适用于电网仿真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VRB)模型,研究了VRB储能系统的外特性.从外特性等效拟合的原理出发,忽略VRB系统的无功功率,提出了VRB储能系统的等效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参数少,易于辨识,能够有效拟合电网在大扰动和连续小扰动情况下的储能系统外特性,其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电池储能的出力极限情形.建立了所提出的VRB等效模型与考虑配电网参数和无功补偿的传统负荷模型并联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Generalized Synthesis Load Model,GSLM),对含VRB储能系统的配电网广义综合负荷特性进行辨识建模.算例表明,与传统综合负荷模型相比,该GSLM能够更精确描述含储能系统的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VRB在综合负荷中比例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且模型参数辨识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综合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183.
采用冷凝回流的方法处理活性炭材料,讨论了硫酸与硝酸不同体积比(2:1、1:1、1:2、1:3)处理的活性炭材料对VO2+/VO2+电化学活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测试表明,通过混酸处理,活性炭材料上只接入了羟基.比表面积仪和循环伏安分别检测了处理前后样品的表面特性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VO2+/VO2+在处理后的碳材料上具有较大的活性,当硫酸与硝酸的体积比为1:2时,处理后的碳材料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其ΔEp为154 m V,比未处理碳粉的ΔEp减少了3.3倍,氧化峰电流密度为28.24 m A·cm-2,提高了1.4倍,还原峰电流密度为19.73 m A·cm-2,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184.
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发展现状.对酶电极制备中酶的各种固定化方法的特点、优势进行了探讨;对电子媒介体对传感器电流响应增强的作用机理、种类及电极修饰等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干扰因素及解决的办法;进而对电流型酶传感器的研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5.
尝试于分子印迹材料中引入具有电子得失响应的交联剂N,N′-双丙烯酰胱胺,结果成功制备了一种氧化还原响应型刺芒柄花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MIP),该材料对模板分子刺芒柄花素不仅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选择系数α 2.851,相对选择性因子β 7.898),而且还具有可降解、载药量高(优化条件下最大载药量值达31.170 mg/g)、氧化还原响应性强(还原条件下药物累积释放量达42.43%,而非还原条件仅为10.09%)等优点,这对抗氧化、预防骨质疏松、抗乳腺癌等的智能给药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6.
 钒在钢铁、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持续推动钒物质流动和供需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电池应用的商业化将影响未来能源转型及新能源存储领域的长期发展。为揭示中国钒物质流的变化和未来供需格局,构建了钒的全生命周期物质流分析框架,核算了2000-2019年中国钒的流量、存量和供需情况。研究显示:(1)中国是钒生产和消费大国,含钒钢铁、合金(钒铁合金)是金属钒的主要消费领域,消费占比稳定在85%以上,储能电池作为钒的前沿应用,占钒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2000-2019年中国是钒初级产品净进口国(5362 t),也是钒制品净出口国(8284 t),全钒液流电池处于出口状态,钒储能技术研究将迎来高峰;(3)2010-2019年钒在用存量增加了5倍,达到120万t,其中电池在用存量增加了24倍,钒开始向电池等新兴行业发展;(4)2000-2019年钒报废量为8.1万t,仅有1.8万t被回收(回收率为23%),提高钒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钒原矿资源的开采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