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5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1.
改进直剪仪在沉井侧摩阻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大型直剪仪在传统直剪仪的基础上将局部底部剪切盒面积增大,用于沉井当中的侧摩阻力试验研究,解决了传统直剪仪局限性和剪切过程中实际剪切面积不断减小、上下盒边缘处的应力集中明显等问题,能较好地用于沉井侧摩阻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沉箱技术在堤防施工中注意要点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沉箱法开发建造水库围堤的方式,并通过对其中关键环节包括管段接头连接和接头止水等的分析论证,对在深水中筑造水库围堤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冀新红 《山西科技》2009,(6):119-120
文章阐述了沉井施工法的优点和施工过程的控制,提出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应采取的措施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选题、基本做法、效果检查、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介绍了采用桩底后注浆法提高桩承栽力的课题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太原市北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提升泵房沉井施工方案,包括沉井的制作、沉井的下沉、沉井下沉的观测、沉井的纠偏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在淤泥质海床上沉箱锚定固位后受波浪、潮流作用的条件下,对沉箱坐底运动状态的稳定性和锚链最大拉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了受潮位影响时,沉箱与波浪、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实时记录了沉箱的运动状态.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在波浪、水流作用时沉箱坐底前后的运动现象与规律,总结了沉箱前锚链的拉力经验公式.试验结果为沉箱注水的工程操作过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Taizhou Bridge, located at the middle of Jiangsu Province, connecting Taizhou City and Zhenjiang City, started in Dec. 2007. The bridge is the first kilometer level three-pylon suspension bridge in the world, and it adopts longitudinal herringbone shape steel middle pyl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The foundation of the middle tower is the deepest underwater caisson in soil on earth. A great many of technical innovations such as the design techniques of three-pylon suspension bridge,precisely locating and bottom-sealing techniques of the large scale caisson foundation,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 techniques of steel and concrete in the middle tower, welding of extra thick steel plat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techniques of abnormal sections of the middle tower and so on we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顶管工程圆形沉井在不同顶力作用下后背土体反力和位移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现有不同的工作井后背土抗力分布形态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圆形沉井工作井后背土抗力分布近似直线,但在沉井底板深度处因底板处刚度较大而产生突变,而后在刃脚处达到最大;顶力作用下沉井后背土体发生的位移较小,并表现为整体移动;验证了在沉井后背土体产生较小位移情况下视沉井前壁未达主动状态的合理性,进一步给出沉井后背土反力随距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暂无沉井基础与真空预压处理技术结合的研究。试验通过模型来模拟沉井在不同真空预压处理程度的软土地基中的下沉,对沉井侧摩阻力、刃脚底部阻力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这对实际工程与理论研究都有参考意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真空预压处理时间的增加,沉井在软土地基中下沉时的侧摩阻力逐渐增加,靠近刃脚附近侧摩阻力减小的趋势消失;刃脚底部的土压力随着沉井下沉缓慢减小,其中刃脚斜面的土压力占比较工程实际偏大;在软土基础中沉井自重荷载在真空预压处理后提高了250%,且当含水率降低到45%左右时,沉井自重荷载有明显的提升;现有理论计算方式对于刃脚踏面的竖向受力计算偏大,对于刃脚斜面的竖向受力计算偏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泰州大桥南锚沉井基础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法,设计了施工安全监控方案。施工期监测成果分析表明:沉井下沉初期沉井底部刃脚附近水平方向的拉应力较大,将此项物理量作为下沉的控制指标,有效指导了沉井施工;侧壁土压力分布随入土深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