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31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61.
提高工科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探讨了如何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问题措施:一是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二是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三是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做好实习准备工作,五是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六是规范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62.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就前三个方面谈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63.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秉承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个案社会工作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技巧、实践与反思融合在一起。文章提出了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认同和内化为核心、强对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掌握,注重实践与反思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4.
针对金工实习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学生差异、时间安排差异、教学目标差异及实际评价的差异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金工实习的教学质量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5.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吴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33-36,89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对于传统科学哲学和新的科学实践哲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皮克林思想的实践转向、强调语境的机会主义和实践冲撞观的初步探讨。说明其科学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科学实践观对传统哲学问题的新解释。同时对这种新的分析框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6.
抗战时期毛泽东提出争取中间势力的策略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争取中间势力是同顽固派斗争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它是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用分别对待和慎重的政策去争取国民党及其军队中的中间派;完成争取中间势力的任务要在三个条件下进行;对中间派要采取正确方针;吸收他们参加根据地政治经济建设等。这些策略思想不仅在抗日根据地得到运用,并对抗日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辽宁科技大学艺术系部分琴房的通风系统设计,针对房间的使用功能要求、综合技术经济两方面因素,比较几种方案最终确定了系统形式。根据有关理论要求进行了通风量的计算,合理地进行了管路的布置,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噪声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8.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169.
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体育实际情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中的问题,如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比例分配、教法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且对方案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0.
在文献资料研究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结合体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模式构想.认为体育实践从功能和实践组织形式、内容、手段的筛选上,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并强调了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