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4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利用侧面透明的模型箱和铝管半模桩模拟了开口管桩在砂土中的沉桩过程.分别测量了不同桩径和不同相对密实度开口管桩完全闭塞时的土塞高度.结果表明桩径越大,相对密实度越小,则土塞高度越大.利用高分辨率数码摄像设备观察到了土塞形成的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土塞内几个特征砂颗粒的移动轨迹和压桩过程中孔隙率和接触数的变化,从细观尺度出发探讨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砂土的变形机制和土塞形成机理.利用Geodip软件分析了桩土接触面处的砂粒长轴定向和平均配位数,分析表明,土塞形成过程中颗粒原先的结构被打破以及发生了剧烈旋转,颗粒重新进行分布.在模型试验基础上,通过二次开发PFC2D颗粒流程序对沉桩全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FC2D能够模拟开口管桩从开始刺入砂土到形成土塞并最终呈现闭口管桩性态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2.
针对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中圈梁的空间效应问题,利用FLAC3D模拟计算一深基坑双排桩支护工程在设置圈梁的情况下,其不同位置处桩顶位移与弯矩变化.结果发现:基坑坑角的桩顶位移明显小于中部桩顶位移,越到中部桩顶位移越大;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对比表明,两者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支护排桩与圈梁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圈梁对支护桩的变形和内力均有一定的影响,限制了排桩的位移和弯矩,越靠近基坑坑角其空间效应越明显.在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设计中应考虑圈梁的空间效应,为优化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3.
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路基支挡构造物,当基础埋置深度或挡土墙基底应力验算不满足相关规范及工程要求时可采用桩基托梁挡土墙.结合某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加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桩基托梁挡土墙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要点,本实例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4.
基于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SST模型,对一低层双坡门式刚架结构的表面风压进行CFD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模拟结果对门式刚架结构各表面的风压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可为该类建筑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群桩加筋效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Poulos的弹性理论法推广到对群桩进行整体分析,群桩中每根桩的形状和荷载可以互不相同.对2根桩的分析表明,受荷桩使其邻桩的桩身产生了附加轴应力及附加剪应力,桩对土的加筋效应就是通过附加剪应力发生的.对群桩的分析表明,其他桩的加筋效应使受荷桩的沉降产生了折减,当桩土模量比和桩间距较小时,忽略桩的加筋效应会对群桩分析带来很大的误差.对群桩内的应力分布分析表明,与单桩相比,由于桩的加筋效应,使得群桩能够把较多的荷载直接传递到桩端平面.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临床进行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1例成人肝标本上观测肝静脉的汇合类型、开口纵径、横径,肝静脉与门静脉交叉处的长度、横径、两静脉间距离。结果:三条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分三种类型,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右干及右后上支交叉、肝中、左静脉与门静脉左干交叉。结论: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首选部位是在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右干及右肩上支之间;其次是在肝中静脉与门静脉左干之间;肝左静脉不宜行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57.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是地基加固处理及相关设计的重要依据.基于刚性基础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特点,从桩与土微观变形力学机理研究入手,考虑其孔隙性质并引入孔隙介质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反映桩与土表观变形力学参数与其骨架实际变形力学参数之间关系的孔隙介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桩与土变形力学参数的非线性特征,引进分级加载的思想,分别建立了附加应力和初始地应力对桩与土变形力学参数的影响模型,进而,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沉降分层总和分析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并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不仅能反映桩和土变形力学参数随埋深和附加应力变化而变化的非线性特征,还能避免地基沉降计算中压缩试验曲线的使用,而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表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
高建新 《天津科技》2014,(2):51-54,58
主要针对海上风电场的风机基础设计进行研究。为保证海上风机基础的适用性,将选取不同深度的海域分别进行研究。根据3.0,MW风力发电机的详细参数,对单桩式、独腿三桩式和导管架式三种基础型式分别进行结构计算分析。通过对不同海上风机基础的分析论证,提供海上风机基础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9.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方桩使用寿命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考虑扩散系数时变性、荷载对扩散系数影响和氯离子结合能力的氯离子扩散方程;通过求解扩散方程得到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混凝土方桩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桩的保护层厚度、裂缝控制宽度、表面氯离子浓度和临界氯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桩的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氯离子扩散方程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对于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的混凝土方桩,保护层厚度应大于45mm,桩身裂缝宽度不宜大于0.1mm.  相似文献   
60.
基于ANSYS的OOP技术进行门式刚架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轻钢结构在施工周期、结构适用性上与传统建筑产品相比,具备明显的优势。对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来说,因其节省钢材而被广泛使用,但是不合理的建筑尺寸往往会导致结构用钢量的增加,所以结构的轻型化对该类型建筑结构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有限元理论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基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对某工业厂房门式刚架进行实例分析,结构优化数学建模并作了结构分析,得出了结构优化次数、结构用钢量及截面尺寸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