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与含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相匹配的含环氧树脂乳液的组成设计及其制备,考察了环氧树脂的类型、用量以及乳液组分,并对比所得乳液的成膜性能。  相似文献   
102.
聚丙烯酸酯橡胶改性环氧树脂耐热胶粘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聚丙烯酸酯橡胶改性多功能环氧树脂耐热胶粘剂 ,克服了丁腈 - 4 0耐热性能差的缺点 ,耐热性能优于羧基丁腈橡胶 ,并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耐热性能 ,1 80℃固化 2h ,可在 1 80℃使用  相似文献   
103.
真空凝固天然橡胶胶乳及其生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真空条件下, 天然胶乳橡胶粒子会膨胀、破裂, 从而引起天然胶乳的凝固. 本研究 首次将真空技术引入天然胶乳凝固领域. 真空凝固天然胶乳可物理控速、凝固彻底、胶清清澈、污染低. 与酸凝固天然胶乳的生胶及微生物凝固天然胶乳的生胶相比, 真空凝固胶具备多孔、叠层结构, 干燥失水快、抗氧指数(PRI)高、硫化速度较快, 硫化后物理机械性能在3 种硫化胶中最优. 本研究为天然胶乳的凝固提供了一种新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出涂料用聚苯乙烯~丙烯酸/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PS-AA/PnBA-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复合乳液。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动态粘弹仪(DMS)、最低成膜温度(MFT)、抗张强度、耐紫外线辐照、耐候性和耐溶剂性进行表征;并对比了同组成的LIPN、核壳;共混、和共聚四种聚合物乳液的性能。结果表明,LIPN复合乳液聚合物为多相体系,其性能不同于相应的无规共聚物乳液,也有别于共混聚合物乳液和核壳复合乳液,是一种耐候性优良的建筑外墙涂料用基料。  相似文献   
105.
为增强铝颜料的耐腐蚀性及与树脂的相容性,先后以溶胶-凝胶法和原位聚合法在铝颜料表面包覆SiO2和聚丙烯酸酯(PA),分析了SiO2和PA包覆铝颜料的机理,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电子能谱(XPS)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等表征了铝颜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原位聚合条件对包覆后铝颜料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体用量为0.7g、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为4~5h时,制备的双重包覆铝颜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和附着力明显增强,涂层具有良好的外观、光泽度和耐酸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蓖麻油(CO)改性酚醛树脂(PR),制得改性酚醛树脂(PRC),再与多羟基丙烯酸树脂(MPA)共混,制备了PRC/MPA涂膜;并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其它理化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RC分子结构中引入了蓖麻油链段,接着热作用下PRC与MPA发生化学交联并形成网状结构的PRC/MPA涂膜,其干燥成膜性、物理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紫外性能都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07.
1Introduction In the past decade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by speci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In 1980' s, Ugelstad, et al[1] invented two-step swelling method to prepare monodisperse microsphere with large size more than 1 μm. In the following decade, Okubo and his coworkers[2] synthesized monodisperse crosslinked polymer particles above 3 μm using one-step dynamic swelling method. New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oduce particles more than 50 μm in diameter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s than 2%[3]. Up to now, most of the monodisperse particles were usually prepared by polymerization of St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In this presentation, sub-micro sized P (MMA-EA-AA/MAA) particles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were prepared by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absence of any surfactant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08.
油田用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以聚丙烯酸盐为主体合成的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油田调驱剂,它是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反应单体,以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并加入聚乙烯醇,在60 ℃下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的吸水性树脂。研究结果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在0.05%~0.10%范围内时,吸水性树脂常温25 ℃下吸水量较低(340 mL/g),而在高温90 ℃下吸水量则升高到645 g/g;当n(AM)∶n(AA)摩尔比在0~0.14范围变化时吸盐量也由5 mL/g提高到60 mL/g,这种吸水量依赖于温度而变化的吸水性树脂适合用作油田调驱剂。  相似文献   
109.
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利用亚硫酸氢钠~硫酸锰引发丙烯酸钠含氧水溶液体系,获得聚丙烯酸钠。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浓度在2.56×10~.(-2)~4.62×10~(-3)M 范围时,生成的聚丙烯酸钠的平均聚合度随亚硫酸氢钠浓度增加而降低;硫酸锰浓度在0~1.06×10~(-2)M 范围时对平均聚合度无影响,但能使诱导期缩短,聚丙烯酸钠收率提高。本文还对硫酸锰在引发聚合反应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Summary CIE was compared to agglutination assays employing commercial kits (Directigen, Phadebact), as well as our own LA and COAG reagents, in detection of pneumococcal capsular polysaccharide (PCP) antigens in vitro. Directigen provided the most sensitive assay. CIE was of comparable sensitivity except for PCP antigen types 7 and 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