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0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于圆极化天线不需要复杂的跟踪系统就可获得较好的极化匹配,现代许多卫星和地面的点到点通信为了在链路预算中使极化效率最大化,都使用了圆极化电波来传输.笔者对线性天线的自阻抗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十字交叉振子圆极化馈源的有效设计方法,采用一种开槽的单馈线激励十字交叉振子,并给出了适用设计的曲线.且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计算了振子圆极化馈源的增益和圆极化轴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42.
为了加深理解和掌握物质旋光性质及旋光率的变化规律,采用2种不同实验仪器和方法测量不同浓度溶液的旋光率,一种是利用WXG-4型圆盘旋光仪的三分视场明暗变化测量物质旋光率;另一种是将氦氖激光器、偏振片P1、P2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转动P2,使电流表示数达到最小值,然后将待测物放在P1、P2之间,电流表示数将发生变化,再次转动P2,使电流表再次达到最小值,P2第二次转过的角度就是待测物的旋光度。实验结果得出,旋光度与待测物质的长度和浓度成正比例关系,而物质的旋光率是物质本身性质,不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超冷均匀极化的费米气体在共振区的相图。在朗道相变理论的框架下, 把热力学势展开到了序参量的六阶, 并且通过比较微观的推导结果与朗道的唯象理论确定出了这些展开项的系数。在温度和费米子极化的相图上得到了三相点的位置。在三相点温度以上, 超流和正常相之间有二级相变。在三相点温度以下, 存在着这两个相共存的相分离区域, 一阶相变的位置被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44.
矿物和岩石的系统光谱学研究是当今高光谱遥感发展的基础。目前对矿物岩石光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传统光谱,基于两个波段(A:630~690 nm,B:760~1 100 nm),波段范围不连续,同时观测数据的精度与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源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利用高光谱对矿物的偏振反射特性目前还少有研究。文章在传统光谱测量基础上,利用偏振高光谱技术对矿物波谱进行实验,绘制波谱曲线图,直观表现矿物在偏振高光谱条件下的连续波谱特性,为遥感找矿技术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椭圆偏振光折反射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菲涅耳公式为基础,详细分析和讨论了椭圆偏振光在界面上发生折射、反射时,折射、反射椭圆偏振光的长短轴、方位角、旋光性等特性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6.
由于部分偏振光与椭圆偏振光经旋转偏振片后,其光强发生相似的变化,所以难以区分.采用在椭圆偏振光路中加入2片1/4波片,在部分偏振光光路中加入1片1/4波片,从而加以区分.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偏振光的光强发生变化,但是没有出现消光现象,椭圆偏振光通过1/4波片变成浅偏振光,出现消光现象.  相似文献   
47.
饶彬  肖顺平  王雪松  李永祯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1):2296-2301,2307
分析了完全极化、部分极化和瞬态极化理论的基本内涵,依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以Stokes矢量力内核,对涉及纠的极化信息处理函数进行了封装和继承,设计了一套用于雷达极化信息处理的科学计算工具箱.给出了完全极化、部分极化、瞬态极化、窄/宽带目标极化特性类之间的设计关系,并基于NIMeasurementStudio开发环境,对雷达极化理论进行了可视化仿真.仿真系统可以提供诸如正交极化、共轭极化、交叉极化、极化变基、五种极化描述子、最佳极化和极化叉等二维和三维极化视图的生动显示。  相似文献   
48.
一种极化MIMO雷达导引头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雷达导引头的工作性能,提出一种新体制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导引头的概念,研究了该雷达导引头中的关键技术. 该雷达导引头采用双极化天线阵列,各个天线子阵发射正交频分线性调频信号;同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的双极化分量,采用匹配滤波技术实现各个回波信号的有效分离;引入瞬态极化检测与识别技术,有效提高雷达导引头的抗干扰性能;采用单脉冲测角技术实现对目标的正确测角和跟踪.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极化MIMO雷达导引头具有优良的电子战性能.   相似文献   
49.
针对现有的液晶透镜制备工艺复杂、工作电压高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工作电压低的新型菲涅尔液晶透镜.用紫外光曝光光刻掩膜版,得到了相应的菲涅尔波带式电极,灌注TN型液晶并制成样品,其工作电压为3.0 V,占空比为1:1,偏压为1:1.施加频率为100 Hz的交流方波信号,用正交偏光显微镜在不同外加电压下对偏光织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偏光织构随外加电压的改变呈连续性变化,电极结构存在边缘效应,且随着电压的增大,边缘效应越严重.  相似文献   
50.
基于几何光学导出圆电模回旋振荡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理论,确定了开口辐射器、椭圆面反射镜和抛物面反射镜的具体形状,研究并设计了一个由Vlasov阶梯型开口辐射器、椭圆面反射镜和抛物面反射镜组成的W波段圆电模回旋振荡管准光模式变换器。利用矢量绕射理论分析了此模式变换器的工作机理;编写仿真程序设计和模拟了W波段TE02模回旋振荡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变换过程。结果表明,在输出窗处工作模式被转换为场型较好的高斯波束,转换效率为7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