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76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42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静电增强纤维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压力损失小、过滤风速高的突出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除尘技术。根据静电增强方式的特征,本文对此技术进行了分类和综合分析,并回顾了静电增强纤维除尘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2.
氯化镁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gCl_2处理若干种类的活性染料及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比较了MgCl_2/Ca(OH)_2、Al_2(SO_4)_3.PAC、FeSO_4/Ca(OH)_2的脱色效果。探讨了MgCl_2的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MgCl_2的脱色效果与染料种类、脱色的pH条件,脱色剂的用量有关;MgCl_2的脱色率随pH值升高而增加,对于活性染料废水,当pH=12.5左右时脱色率达最佳;对于分散染料废水,pH=12.0左右时脱色率达最佳;MgCl_2/Ca(OH)_2的脱色效果优于 PAC、Al_2(SO_4)_3、FeSO_4/Ca(OH)_2的脱色效果;MgCl_2的脱色机理为:(1)Mg~(2+)能与含有—OH,—SO_3H、—COOH基因的染料化合物起反应,生成稳定的螯合物,该螯合物在碱性条件下通过混凝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2)MgCl_2在高pH值下依靠水解生成的Mg(OH)_2胶体沉淀物对染料分子的吸附和卷扫沉降作用达到脱色目的。  相似文献   
93.
金属膜对L-缬氨酸发酵液过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金属膜过滤的各种操作参数对L-缬氨酸过滤效果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进出膜压力分别为4.0MPa和3.0MPa,过滤温度为25℃,过滤液pH为3.0。在此操作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达到87.36%以上,色素去除率达48.61%,L-缬氨酸收率达90.2%。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运动训练中常见的“过度训练”的概念、症状、类型等问题的分析,从运动生理、心理及运动训练学角度研究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提出过度训练预防和消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5.
Diesel engines combine a high fuel economy with high durability and low maintenance costs and are, there-fore, used on a large scale for transportation purposes.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y diesel-engine exhaust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the lastdecade, and currently the regulation of diesel emissions becomes tightened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nitrogen ox-ides (NOx) and particulate matters (PM). Since the reduc-tion of both NOx and PM to the admitted level cannot be …  相似文献   
96.
Reactions between humic acid solutions and excessive ClO2 or Cl2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C, UV254 and A140 from humic acid solutions wer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lO2 or Cl2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demand of ClO2 was 2.19 mg/mg TOC for the humic acid solution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at of Cl2 was 1.88 mg/mg TOC.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ClO2 consumptio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l2. TOC of humic acid solutions decreased 15.2% and 15.6% after the reaction with ClO2 or Cl2 respectively.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21.4% of unsaturated bonds and 52.8% of humic acid color were removed by ClO2 in 168 h. As for Cl2, removal efficiency of unsaturated bonds and humic acid color were 16.8% and 41.7% respectively. Larger molecules from humic acid were oxidized to smaller molecules by ClO2 and Cl2. Higher oxidation potential of ClO2 than that of Cl2 was also indicated by variation of UV254/A410 ratios. The similar tendency, that exhibited faster variation in the initial 24 h, existed for all the research factors.  相似文献   
97.
低浓度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污水氨氮浓度低、碳源不足的特征及处理出水难以达标的情况,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研究低浓度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途径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配进水.经过5个月的厌氧运行,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稳定运行期,NH4 -N平均去除率这94.5%;NO2--N平均去除率达97.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值、温度及化学需氧量(COD)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控制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氨氮(NH4 -N~12 mg/L)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pH值为7.5~8.0、温度为30~35℃、COD为0~50 mg/L时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为我国低浓度氨氮城市污水的生物脱氮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
用包含水解酸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反应器的组合式生物脱氮除碳系统处理尼龙6废水,着重分析了该系统的回流比,溶解氧。结果显示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回流比为3,反应器的溶解氧分别为0.5~1.0mg·L-1、3.0~3.3mg.L-1、1.8~2.3mg·L-1、,同时CODCr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95.85%、61.04%。  相似文献   
99.
计算全息所用的目标数据一般是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模拟获得,这样对于计算全息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提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计算全息图三维数据的方法,研究了计算全息物光分布和扫描三维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依据三维物体扫描数据的模拟物光波前分布,并分析了立体数据计算全息消隐问题.  相似文献   
100.
负顾客可服务的Geom/Geom/1离散时间排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个单服务台的离散时间排队模型,正负顾客的到达服从几何分布,并且可以同时到达,正负顾客处于同等的位置.给出了两种抵消规则:抵消队尾的顾客,无论此顾客是否正在接受服务;抵消队尾的顾客,此顾客不在接受服务.负顾客到达后分别以这两种不同的抵消规则抵消系统中的正顾客;如果负顾客到达后,系统为空,则负顾客和正顾客一样,接受服务.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这一模型的系统队长和等待队长的概率母函数以及系统队长和等待队长的稳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