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09年版)拟收载的10种土家族药材品种的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这些土家族药材的标准制定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10种药材包括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三百棒(Toddalia asiatica)、恩施巴戟(Damnacanthus officinarus)、石南藤(Piper walichii)、朱砂七(Fallopia multifora var.ciliinerve)、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红毛七(Leontice robustum)、接骨木(Selaginellamoellendorffii)、江南卷柏(Selaginella bodinieri)、胡颓子叶(Elaeagnus pungens).  相似文献   
52.
中药枳壳炮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枳壳现代炮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分析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变化,总结出枳壳现代炮制研究进展。结果麸炒法为枳壳的主流炮制方法,但其炮制研究较为单一片面,各研究报道间差异较大,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变化尚需进一步深入全面的研究。结论以枳壳主要活性成分柠檬烯、柚皮苷、新橙皮苷和辛弗林为指标,建立科学的动物模型,以期找出枳壳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与药理作用的相关性,为枳壳麸炒的规范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定心藤的植物学及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民族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开发利用这一天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对魁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合理开发利用魁蒿植物资源提供参考.已有的研究表明,魁蒿化学成分以挥发性化合物数目最多,其次为黄酮类化合物和糖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癌、抗皮肤瘙痒、抗过敏、抗氧化、降血脂、保胃、抗溃疡等作用,具有广阔的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该文对南板蓝根的研究进进展作了综述.从南板蓝根中分离出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苷类、甾醇类、五环三萜类、蒽醌类、氨基酸、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方面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56.
规范会计行为 提高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假帐、假报表、假成本、假利润、假亏损等虚假会计信息的大量出现,主要是由不规范的会计行为直接导致。因此,会计行为必须规范化和法律化,通过对会计行为的立法,以规范的会计行为来约束会计信息的制造者、检查者以及使用者,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7.
中国珊瑚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中国珊瑚(软珊瑚、柳珊瑚和石珊瑚)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新进展;从珊瑚中分离出了许多结构新颖并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涉及到甾醇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类、长链脂肪酸酯和长链醇类.  相似文献   
58.
A large number of compounds mimicking the structures of monosaccharides or oligosaccharide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natural sources. Such sugar mimics inhibit carbohydrate-degrading enzymes because of a structural resemblance to the sugar moiety of the natural substrate. Carbohydrate-degrading enzymes are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intestinal digestion,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of the sugar chain of glycoproteins, their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s, lysosomal catabolism of glycoconjugates, and some viral infections. It has now been realized that inhibitors of the enzymes have enormous therapeutic potential in diabetes and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 In this review, the general bioactivity,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new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are described. Received 27 August 200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08 November 2008; accepted 03 December 2008  相似文献   
59.
当承包人机会主义行为的一次性收益大于其长期维护信誉的收益时,他将违背合同义务,从而降低了招标人的效用。首先将工程采购描述为一个三阶段博弈,说明诚实和机会主义两类承包人的质量选择战略,以及机会主义行动的经济学条件。然后,利用优化方法选择了最佳的监控比例和处罚政策,这将有助于增加招标人的效用。  相似文献   
60.
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花蓼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道感染、利尿通淋等症。对它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发了热淋清系列制剂,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本文就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