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4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1341篇
系统科学   907篇
丛书文集   721篇
教育与普及   2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4篇
现状及发展   190篇
综合类   21718篇
自然研究   2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723篇
  2012年   1207篇
  2011年   1299篇
  2010年   907篇
  2009年   1186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1608篇
  2006年   1498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1186篇
  2003年   1050篇
  2002年   901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552篇
  1997年   529篇
  1996年   450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291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71.
基于程序性知识的评估,提出由项目自身的状态结构诱导多分知识结构的方法,以建立适用于问题解答的多分评估体系.首先,根据各项目的解答或操作步骤设定响应值集,通过项目状态转移函数定义项目状态空间;然后,用操作程序表示技能,由过程函数导出析取的技能映射;最后,讨论技能映射通过析取模型诱导的多分知识结构.结果表明:技能映射通过析取模型诱导的多分知识结构是多分知识空间.  相似文献   
172.
为研究广府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加固方法,采用菠萝格木材,设计并制作了两榀不同结构形式的典型广府木祠堂箍头榫框架,提出并制作了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加固的雀替型阻尼器,对雀替型阻尼器加固前后的木框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阻尼器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弥补初次加载产生的损伤,在转角不大时给残损的榫卯节点提供较高的初始刚度,并在榫卯节点自身开始闭合时与之协同受力,提高节点刚度、极限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使得加固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高于未加固试件;未加固试件经过加载,出现了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现象,加固试件的破坏形式主要为榫卯脱离、榫卯局部压屈和竖向顺纹劈裂裂缝;各节点的滞回曲线呈现明显的“捏缩”现象,榫卯节点强度退化系数均大于0.83,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的承载性能,随节点转角的增大,各节点的环线刚度、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呈现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边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1~0.2,而中跨框架试件节点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逐渐稳定于0.05~0.1,且经过阻尼器加固,边跨框架与中跨框架试件的总滞回耗能分别提高了67%和19%。  相似文献   
173.
提出数字孪生驱动下永磁同步电机(PMSM)滑模变结构一体化解耦控制方法,改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能力。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结构,通过设备层采集实际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数据及环境数据,作为数字孪生驱动数据来源,孪生建模层依据获取永磁同步电机数据,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字孪生驱动模型以及虚拟场景,经虚拟模型与虚拟场景耦合后,在虚拟场景中还原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态;在孪生控制层中设计精确线性化解耦控制方法,并构建速度、电流一体化滑膜解耦控制器,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解决永磁同步电机速度与电流之间的非线性耦合问题,完成实体电机解耦控制;同时数字孪生控制结构各层之间通过孪生数据传输实现数据交换与指令下发,实现有效的电机控制。经实验验证:经该方法控制后,永磁同步电机可在负载突加与突卸状态下保持平稳的电流与转矩,同时还可以迅速调整电机转速,使电机保持在理想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174.
本文根据开发CTU-JMS管理信息系统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介绍CTU—JMS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总体规划中运用的两种设计策略——“由顶向下”分析法和“由下至上”分析法;MIS中建立大型基础数据库采用的主要技术;MIS决策管理层的形成以及生产经营决策子系统的技术特点。为推进我国的纺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现现代化管理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5.
本文介绍一种滑模-矢量控制系统。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滑模-PI控制方案,使系统获得优良的控制性能,克服了稳态时的震颠现象。系统由2片8031单片机和SPWM—GTR逆变器组成。在3kW异步电动机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对当前煤炭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改进途径和各种形式用工的比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及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保持固定工的用工比例,克服“铁饭碗在手”等隋性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是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了改变工资结构、劳动结构等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7.
Bryozoans are common, often abundant, sessile, colonial invertebrates of freshwaters. By reviewing what is known of their general ecology and considering in further detail the population biology of specific groups,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1) populations are locally ephemeral and regional persistence is attained via a dynamic equilibrium between dispersal and colonization, and 2) sex may often be infrequent and a high degree of clonality obtains at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 discuss how the group offers excep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igating a number of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questions.The highly curious modification of the Molluscan type which the Polyzoa [=Bryozoa] present... the great beauty of their forms, and the facility with which they can in general be observed in a living state, cannot but render them special favorites for every lover of Nature; and for the more profound student must confer on them a peculiar significance, and invest their study with a scientific interest which is scarcely surpassed by that of any other group of animals.... (Allman 1856)  相似文献   
178.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和光镜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天竺葵绒毡层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天竺葵变形绒毡层的发育具有如下特点:(1)绒毡层侵入药室的时间在小孢子大液泡时期;(2)侵入后要经历一个细胞质重建过程,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生理活跃状态,合成大量的脂类物质;(3)绒毡层合成的营养物质及自身降解的产物均被花粉吸收利用,物质的吸收通过萌发孔进行.  相似文献   
179.
智能材料与智能建筑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智能材料与智能蛄构的研究与应用,着重论连了智能材料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彤成智能建筑结构,使建筑结构本身不仅具有承受荷戢的能力,而且还具有识别、分析、判断和驱动功能及自诊断、自适应和自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80.
面向对象的二叉树装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可装配性设计中的产品装配建模,提出一种以装配体为对象并能充分反映装配过程特点的二叉树装配模型。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据结构及应用框架,为可装配性评价奠定了基础,也可做为通用的产品装配模型应用于CAPP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