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51.
Ti(SO4)2/SiO2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负载法制得Ti(SO4)2/SiO2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种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草酸二异戊酯,在负载量20%,催化剂用量为草酸质量的5%,酸醇摩尔比1/2.8,反应时间1.5 h,草酸的酯化率高达97.4%.试验表明该催化剂使用后无需任何处理,可重复使用多次,是一种催化性能稳定、选择性好的催化合成草酸二异戊酯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52.
报道以流变相 前驱物法制备纳米Co3O4的一种新的软化学方法。先用流变相法合成草酸盐前驱物CoC2O4·2H2O,再在不同温度下热分解可制备得纳米CO3O4。通过热重法(TG)、X 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前驱物、产物的颗粒大小及形状等特征。研究了分解温度与产物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微晶生长动力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流变相 前驱物法为制备纳米Co3O4粉末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研究锂电池浸出液中钴、镍、锂的P507萃取分离方法,通过直接采用草酸反萃富钴有机相得到草酸钴产品.实验对含有53.8 g/L 钴的料液进行萃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如下:有机相组成(体积分数)为25%P507+5%TBP+70%磺化煤油,萃取剂皂化率为70%,水相初始pH为3.5,常温下萃取10 min,有机相与水相的相比ψ(O)/ψ(A)为1.5:1.0,通过3级错流萃取,钴的萃取率达99.5%,锂和镍的萃取率仅为4.9%和3.1%:P507萃取分离钴、镍、锂过程的焓变分别为: -2.043,-0.812和1.586 kJ/mol;直接使用草酸反萃富钴有机相,得到分相良好的油一水一固3相,最优反萃工艺为:0.03 g草酸/mL富钴萃取剂,温度为40℃,ψ(O)/ψ(A)=1.0:2.5,钴的反萃率达99.5%,反萃后的萃取剂和水相均可再生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4.
热分解含氨草酸钴复盐制备纤维状多孔钴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沉淀法制备纤维状钴粉复杂前驱体,并采用XRD,IR,SEM和TGA/DTA研究前驱体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系统考察前驱体粉末热分解过程中热分解条件如热分解气氛、热分解温度、热分解时间和升温速率对金属钻粉形貌、粒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Co(Ⅱ)-C2042——NH3-NH4+-H2O反应体系中得到的前驱体为含氨草酸钴复盐,形貌为纤维状,氨与钴离子配合并生成含氨草酸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内在机制,它是通过含NH3基配合物以链状结构连接[(NH3)M-OX-M(NH3)]2+生长基元以轴向取向连生形成一维形貌;在弱还原性气氛、热分解时间为30~60 min、升温速率为15~20 K/min、热分解温度为623~723 K条件下,热分解含氨草酸钴复盐粉末可以制备比表面积为10.44 m2·g-1的纤维状多孔金属钴粉,其孔结构为两端开放的管状毛细孔且多为中孔.  相似文献   
55.
用天南星中草酸钙针晶处理钉螺,并用扫描电镜技术检测钉螺表面损伤情况,结果表明:24 h时,5、2.51、g/L的草酸钙针晶的钉螺致死率为63.33%,10%,0;72 h时5 g/L的草酸钙针晶对钉螺致死作用已接近100%.经过草酸钙针晶对钉螺活动影响实验和扫描电镜检测,可以看出发现草酸钙针晶对钉螺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可以将草酸钙针晶作为一种有效的灭螺辅助药剂.  相似文献   
56.
以二水合草酸锌为前驱物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氯化锌和草酸铵为原料,通过沉淀反应制得前驱物二水合草酸锌,再经过热分解,得到20~80nm类球形和立方形的纳米氧化锌·分析了沉淀反应温度、时间、Zn2+初始浓度,以及热分解反应温度、时间对纳米氧化锌粒度和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沉淀反应时间、热分解反应温度和时间,产品粒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沉淀反应温度提高,产品粒度先减小后增大·Zn2+初始浓度在0 5mol/L以下时,对粒度影响不大(25nm左右),当达到0 7mol/L时,平均粒径提高到80nm左右·  相似文献   
57.
以厦门西海域马銮湾外湾拟疏浚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曝气试验研究了草酸、草酸铵,EDTA等试剂对拟疏浚物中重金属Cr的浸提效果.结果表明,草酸对重金属Cr的去除效果最佳,其对Cr的去除率分别为EDTA和草酸铵的1.31(1.25)和1.44(1.35)倍.选择最佳试剂草酸进行不同条件试验,包括pH、草酸浓度、固液比和反应时间等,得出最优试验条件为:在pH值为3、草酸摩尔浓度为0.2mol/L、固液比1∶50和反应时间为8h的搅拌或者16h的曝气,对重金属Cr的去除率达到37.19%.  相似文献   
58.
分别采用镍氨络合-草酸盐沉淀法与草酸镍-氨络合沉淀法制备纤维状复杂草酸镍盐,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表明,第二种方法制备的纤维状复杂草酸镍盐结晶更好,形状完整,粒度分布均匀.热重(TG)和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纤维状镍盐为氨与草酸镍的配合物.探讨了这两种方法制备复杂镍盐的反应机理,比较得出草酸镍-氨络合沉淀法在工业化生产中的优势较大.  相似文献   
59.
金钱草提取液对尿液中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处理过的正常人尿液作为模拟体系,研究了金钱草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影响.使用SEM,FT-IR和XRD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正常人尿液中生成了一水合草酸钙(COM)和二水合草酸钙晶体(COD);而当加入金钱草提取液后,一水合草酸钙晶体完全消失,二水合草酸钙晶体的尺寸也随着金钱草提取液的生药浓度增大而减小,说明金钱草可以很好地抑制尿结石的形成.从生物矿化的角度对金钱草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Summary The presence of an oxalate oxidase (EC 1.2.3.4)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15,000×g supernatants prepared from 10-day-old seedlings of three genotypes ofSorghum vulgare: grain sorghum hybrid (CSH-5), grain-cum-forage sorghum (PC-6) and forage sorghum (PC-1).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the enzyme in the different tissues of seedlings was found to be present in the order leaves > stems > roots in PC-6 and PC-1, but this order was reversed in CSH-5. A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the leaf enzyme of these three genotypes of sorghum revealed that the enzyme has maximum activity in the acidic pH range from 4.0 to 5.0 an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37°C to 40°C. The enzyme was stimulated by Cu2+ and Fe2+. The rate of H2O2 formation in the enzyme reaction was linear up to 5 min and was stoichiometrically related to oxalate consumption. The enzyme is unaffected by Na+ at physiological concentration (0.15 M). The superiority of this enzyme over moss and other plant enzymes for enzymic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oxalat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