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为了获取与研究织物拉伸破坏模式的时频特征,通过改变织物组织结构和纬纱密度织造4种不同织物,在常规织物强力仪上利用自主搭建的声发射检测系统,分别采集对应织物拉伸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动态声频信息,利用Matlab软件运行基于HHT方法编译的程序对所采集信息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织物拉伸过程的AE信号曲线与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完全对应,所表征的结构相变化、纱线形变以及纱线断裂3个破坏模式可明显区分;4种织物结构相变化阶段特征频率相同,均为100Hz,且来自同一来源——经纬纱间正交摩擦,与织物组织、密度无关,表现在持续时间、幅值、能量等声发射信号参量上,结构相变化阶段与纱线强力利用系数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92.
The iron ore sintering process is the main source of SO2 emission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our previous research, we proposed a novel technology for reducing SO2 emissions in the flue gas in the iron ore sintering process by adding urea at a given distance from the sintering grate bar. In this paper, a pilot-scal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commercial sintering pla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the SO2 concentration in flue gas without urea addition, the SO2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from 694.2 to 108.0 mg/m3 when 0.10wt% urea was added. NH3 decomposed by urea reacted with SO2 to produce (NH4)2SO4, decreasing the SO2 concentration in the flue gas.  相似文献   
993.
The reduction kinetics of hematite in the presence of coke as a reductant was studied via isothermal and non-isothermal thermodynamic analyses. The isothermal reduction of hematite was conducted at a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1423 to 1573 K.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higher reduction temperature led to an increased reduction degree and an increased reduction rate. The non-isothermal reduction of hematite was carried out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573 K at various heating rates from 5 to 15 K·min-1. A greater heating rate gave a greater reduction rate but decreased reduction degree.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both the reduction rate and the reduction degree increased at a smaller rate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less than 1150 K, and they increased at a higher rate 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greater than 1150 K before completion of the reduction reaction. Both the isothermal and the non-isothermal reduction behaviors of hematite were described by the Avrami–Erofeev model. For the isothermal reduction,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171.25 kJ·mol-1 and 1.80×105 min-1, respectively. In the case of non-isothermal reduction, however,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heating rate.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应用于倾斜中厚矿体时易出现矿石贫损大的问题,提出了垂直分区与组合放矿方案.通过物理模型进行了三组放矿实验方案,方案一采取截止品位放矿,方案二和方案三采取组合放矿.方案二与方案三的不同之处是方案三增大了下盘区段的贫化率.实验结果表明,方案一回收率最高(η=86.3%),对应的岩石混入率也最高(ρ=29.5%),方案二和方案三的回收率均达到了80%以上,但方案二的岩石混入率(ρ=18.2%)比方案一下降了11.3%.对三组实验结果进行经济评价,得出方案二为最优方案.通过采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为进一步探讨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其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矿床岩矿石进行微量稀土元素的测试和特征分析.微量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与矿体相比,盖县组片岩、大石桥组大理岩显示出相似的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以及稀土配分模式,印支期花岗岩仅在P,Zr,Hf等微量元素上出现较大反差,吕梁期-燕山期岩浆岩体在稀土配分模式上只有Er明显亏损,反映金成矿与地层和岩浆岩关系密切;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来源具有复杂性,吕梁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盖县组片岩和大石桥组大理岩均为该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且深部成矿物质也参与成矿,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6.
在滤网孔隙可视为平行等长等半径毛细管和孔隙内流态为层流的假定下,推导并讨论了恒水头作用下的两过滤指数公式.给出了计算平席纹和斜席纹孔隙面积、孔隙率的公式及对MK0、MK1、MK2、04、05网的计算结果.建立了用于SS显微计数的"十字"法,并发现"十字"法比标准法要简单12倍而精度却几乎相同。根据微滤机净化污废水的实验,结果,作者阐明了微滤机理以机械筛滤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97.
应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海砂矿的基础物性. 采用煤基深度还原-磁选工艺,系统考察矿粉中Fe和Ti的还原分离行为,并明确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碳氧比、磁感应强度和磨矿粒度对还原磁选效果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海砂矿主要由钛磁铁矿和钛赤铁矿组成;较优的还原分离工艺参数为还原温度1300℃、还原时间30 min、碳氧摩尔比1. 1、磁感应强度50 mT和磨矿细度-0. 074 mm质量分数86. 34%. 在此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金属化率94. 23%的还原产物,磁选指标分别达到精矿铁品位97. 19%和尾矿钛品位57. 94%,对应的铁、钛回收率为90. 28%和87. 22%,有效地实现海砂矿中铁钛元素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考察高炉内烧结矿与块矿间的高温交互反应对其初渣生成行为的影响,本文采用试验研究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烧结矿、块矿及其二者混合炉料的初渣生成行为及其初渣特性。结果表明:单种块矿或烧结矿的初渣生成温度区间宽;烧结矿与块矿间的高温交互反应能显著改善块矿的初渣生成行为,并降低其初渣黏度;铁矿石间高温交互反应程度的强弱受其化学成分、还原性能、气孔率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镍钼矿浮选尾矿中Ni、Mo的品位分别为0.42%、0.62%,仍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工艺矿物学分析,解释了镍钼矿浮选尾矿中镍、钼均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钼矿物与脉石矿嵌布关系密切,镍矿物与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通过再选闭路试验,浮选得到了Ni、Mo品位分别为1.44%、1.89%的再选精矿,Ni、Mo回收率分别为46.39%、41.24%,增加了镍钼矿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000.
铁焦初始反应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炼焦配煤中分别添加加拿大BLC、澳大利亚FMC和中国鄂西铁矿粉炼制铁焦,研究添加铁矿粉的种类及配比、入炉煤的性质和堆积密度等对铁焦初始反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配煤中添加10%铁矿粉所制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显著降低,其中添加鄂西铁矿粉所制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最低,比添加加拿大BLC铁矿粉所制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低54℃;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随铁矿粉中Si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炼焦配煤中添加铁矿粉比例的增加,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呈线性降低,当添加20%加拿大BLC铁矿粉时,铁焦的初始反应温度较未添加时低255℃;入炉煤的性质和堆积密度对铁焦初始反应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