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女性生命周期中的主要事件及其转移为系统主线,建立了农村新一代女性就业与生育行为动态仿真模型。模型遍历了从女婴出生,经女童、少女到跨入成年进程中交织进行的受教育、就业、婚姻与生育等全部生命事件,用以探讨农村新一代女性生命周期模式对女性人口状态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本文通过对效益就业方式和福利就业方式的分析和比较,对职工下岗的必然性和效益创造就业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美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文献资料查询,提出"改变就业指导观念、明确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目标以及建立成熟完整的就业指导队伍体系"等对我国当前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有效启示,为完善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4.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劳动力大量剩余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并存、“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文章通过动态比较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收益,认为本世纪初我国初代农民工向城市转移所面临的成本和收益已经发生变化,他们逐渐倾向于选择留守农村,而大学生劳动力已经迈入中端劳动力行列,向低端劳动力市场转移的成本大于收益.成本收益比的变化是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重要原因.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放宽农民工招工条件、降低大学生培养成本以及积极调整大学生培养模式,是解决“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5.
随着高校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师范院校中的非师范毕业生人数在增多.但一段时间以来,其就业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探索师范院校中非师范生就业路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促进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对辽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2010级、2011级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调查分析,构建"五化三落实"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提出顶岗实习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7.
为了了解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对玉林师范学院2014届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42名学生进行了就业意向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表现为就业方向多样化,但主要趋向选择本专业工作;就业地区主要是回生源地;2、大多数学生自信能找到合适工作,并且为就业做了多方面准备;3、83.3%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个人综合能力最重要,影响择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4、学生找工作的途径多样,希望学校能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视线,有利于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并一定程度地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氛围,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从而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十分紧缺。以财务管理本科生为主,在梳理现行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了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以期为财务管理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0.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 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 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